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6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2日 星期一

    穿越时空的丝路精神

    作者:朱喜坤 余永和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2日 06版)

      2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辈们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穿越草原沙漠,渡过惊涛骇浪,先后开辟出陆海丝绸之路,留下了东西方交流的千古佳话。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即“一带一路”倡议)。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亲自擘画了“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而且精辟概括了丝路精神的丰富内涵。2013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的讲话中,呼吁位于古丝绸之路沿线的上海合作组织6个成员国和5个观察员国“把丝绸之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2014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系统阐述了丝路精神的内涵,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1.和平合作是丝路精神的核心要义

      中华民族具有向往和平、追求和睦、崇尚和谐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气象,海上丝绸之路“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荣景况,正是中国与沿线地区开展和平合作结出的累累硕果。近代以来,由于殖民主义的侵略与帝国主义的干涉,本应“流淌着奶与蜜”的丝绸之路却充斥着太多的血与泪,往昔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也被强行打断,最终走向萧条。新时代,中国深刻总结古丝绸之路“和时兴,战时衰”的经验教训,大力弘扬和平合作的丝路精神,挖掘“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践行“以和邦国,以谐万民”的政治智慧,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在沿线国家之间架设和平交往的桥梁,为沿线人民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助推“一带一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和平合作是丝路精神的核心要义,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前提条件,是决定“一带一路”推进速度、发展深度和辐射广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和平是前提,是基础;合作是方式,是途径。坚持和平合作的丝路精神,就要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与国际公平正义,反对践踏国际规则与破坏国际秩序的行为;主张平等相待与相互尊重,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主张和平共处与协商解决争端,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主张相互合作与彼此成就,反对冷战思维与集团对抗。中国倡导和平合作的丝路精神,努力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通过提升政治互信,促进经济互补,加强文化互动,推动沿线各国成为相互信任的好朋友、共同发展的好伙伴、兼收并蓄的好知音,将沿线各国的人口优势、地缘优势与资源优势转化为协商合作优势、协同增长优势、协调发展优势。

    2.开放包容是丝路精神的显著特征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汉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及后来儒佛道三教合流,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恢宏气度。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一方面坚持古为今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古老的中华文化再次焕发出蓬勃生机和独特魅力;另一方面坚持洋为中用,积极吸纳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立足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古丝绸之路穿越了儒学、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基督教等不同文明地区,生动地证明民族在开放包容中实现发展,文化在开放包容中走向繁荣。共建“一带一路”虽然是中国首倡的,但“一带一路”建设不只是中国的事情。中国一贯坚持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摒弃封闭性排他性的思维模式,反对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山头主义。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

      开放包容是丝路精神的显著特征,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必要支撑。首先,在合作理念方面,“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所有沿线国家的大合唱,沿线各国作为平等的参与者、建设者与受益者,合力打造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其次,在合作空间方面,“一带一路”以亚欧大陆为重点,辐射非洲与大洋洲,并且欢迎世界各地区志同道合的朋友;再次,在合作领域方面,“一带一路”建设主要涵括“五通”:政策沟通即推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相互衔接;设施联通即促进交通、能源与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贸易畅通即提升贸易便利,创新贸易业态,促进贸易增长;资金融通即推广金融技术标准与金融基础设施标准,扩大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与规模,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民心相通即推动沿线人民在利益契合与理念认同的基础上增加了解、增强信任、增进友谊;最后,在合作方式方面,既可以是双边发展规划的对接,也可以是重点领域协同体制的创新,还可以是区域一体化机制的完善。总之,中国秉持“要拆墙而不要筑墙,要开放而不要隔绝,要融合而不要脱钩”的原则,将“一带一路”打造成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高水平合作平台。

    3.互学互鉴是丝路精神的重要内核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与异域文化互学互鉴的悠久历史。从张骞通西域到郑和下西洋,从玄奘西行印度到鉴真东渡日本,从遣唐使的纷至沓来到传教士的接踵而至,都是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互学互鉴的生动证明。

      古丝绸之路的繁荣,见证了人员与商贸往来的频繁,也见证了文明互学互鉴的历程。丝路文明也因互学互鉴而熠熠生辉。近代殖民主义鼓吹文明优越论,实行野蛮的文化征服,导致丝绸之路走向衰败,丝路文明也随之黯然失色。丝路文明的兴衰变幻史,也证明了互学互鉴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文明的交流互鉴,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互学互鉴是丝路精神的重要内核,是“一带一路”兴旺发达的实现路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境遇、现实国情与发展模式千差万别:政治制度大相径庭;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这就要求尊重沿线各地区文明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弘扬互学互鉴的丝路精神,我们既要树立文化自信,积极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以更好地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提升中国软实力;又要祛除文化自负,努力将异域文化精华“引进来”,坚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反对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只有“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才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4.互利共赢是丝路精神的根本目标

      古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够延续千年而不衰,“一带一路”之所以能够扩大“朋友圈”共画“同心圆”,重要原因就在于促进了沿线地区的互利共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

      互利共赢是丝路精神的根本目标,也是“一带一路”发展繁荣的活力源泉。“‘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并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中国倡导互利双赢的理念,与沿线国家共同协商“一带一路”的发展规划,共同实施“一带一路”的建设项目,共同分享“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沿线国家也立足各自国情,发挥本国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局。迄今为止,中国已经与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979亿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30年,“一带一路”建设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增加0.7%至2.9%的全球收入。可以说,历经十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收获了沉甸甸的成果,成为造福沿线地区的“发展带”和惠及沿线人民的“幸福路”。

      丝路精神既根植于历史沃土,又着眼于未来发展;既源自中国,又属于全世界,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财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全球产业变革持续加速,气候变化带来巨大挑战,环境治理遭遇严重困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实现人类互联互通与各国共赢共享搭建了合作平台,为破解全球和平发展难题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堪称“大气大势大手笔”,彰显了“大仁大义大风范”。丝路精神体现了中国“兼济天下”的大国担当,“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天下一家,同享太平”的大美愿景,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动力源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了磅礴力量。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推进,丝路精神必将再次焕发出新的璀璨光芒,照亮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的美好未来。

      (作者:朱喜坤 余永和,分别系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党史党建研究处处长、研究员,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