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问题是事关全球与地区稳定和发展的重大议题。俄乌冲突僵持、苏丹战火再起,加之叙利亚、阿富汗、委内瑞拉等国难民问题长期化,全球难民危机正愈演愈烈。根据联合国难民署数据,截至2022年6月,全球范围内逾1亿人被迫流离失所,其中包括超过3200万难民。国际救援委员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大卫·米利班德认为,该数据“令人震惊”,标志着“全球的失败”。难民危机成因复杂,但究其根本,大肆干涉他国内政、频频发动战争的美国显然难辞其咎。
美国肆意对外干涉结恶果
冷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强推其所谓“人权”“民主”价值观,培植亲西方势力,霸道地以其价值观衡量他国、定义所谓“敌对势力”“流氓国家”,为维护自身霸权频频介入他国内政,甚至不惜发动战争。特别是,美国以“人权”“民主”为旗号先后发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强力干预“阿拉伯之春”,直接军事介入叙利亚战争,长期干涉委内瑞拉内政并对其实施严厉制裁,持续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拱火……借此大发横财。以阿富汗战争为例,2001年10月至2021年8月,美国五大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神公司、通用动力公司、波音公司和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获得的国会拨款总额高达2.02万亿美元。
当前,世界72%的难民来源于五个国家:叙利亚、委内瑞拉、乌克兰、阿富汗和南苏丹。这些国家之所以爆发大规模难民危机与美西方强制介入与干涉密不可分。联合国数据显示,自2011年叙利亚战争爆发以来,美国的军事介入已令叙至少35万人死亡,半数人口流离失所、食不果腹,造成了二战结束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难民危机和人道主义灾难。
为维护自身利益,美西方以军事干预等方式介入相关国家冲突,导致其基础设施被毁、经济崩溃、社会秩序崩塌,人民的生命权、工作权、居住权、医疗权和受教育权等基本人权遭到践踏;另一方面,美西方完全无视其已造成的人权灾难,对这些国家肆意挥舞制裁大棒,导致其危机加剧,面临赤字加重、外汇枯竭、债务高筑等更多严峻挑战。
始作俑者推卸治理责任
制造了大量难民的美西方并未承担起难民问题治理的责任。当前全球74%的难民被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所接收,但该问题却未得到国际社会的足够关注和重视。被西方资本控制的媒体只有在难民大规模涌入美西方国家时,才会渲染难民危机。
美西方还在难民问题治理上知法犯法,肆意侵犯难民人权。按照国际难民法,难民问题治理应遵循“一个核心原则和三大解决方案”。其中的“一个核心原则”是指“不推回原则”,即当难民涌入接收国时,接收国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其推回至其生命和自由因其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而受威胁的领土边界”。遵循“不推回原则”意味着“遵守边界不拒绝、域外不推回、不引渡、不驱逐、不推回大规模涌入人员”。然而,美西方却公然违反“不推回原则”,肆意实施域外拦截、难民交易等政策。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曾在海上拦截十多万中美洲难民。此后,澳大利亚、欧盟等西方阵营国家纷纷效仿。特朗普政府任内,美国通过实施“留在墨西哥”计划将中、南美洲难民拦截在外,还推行所谓“限穆令”,赤裸裸地侵犯来自叙利亚、也门、苏丹等国难民寻求庇护的权利。拜登政府虽曾允诺撤销一些特朗普政府时期的限制性政策,但上台后却口惠而实不至,置难民人权于不顾,屡次在边境地区驱逐来自古巴、海地、尼加拉瓜的移民和难民,造成家庭分离、儿童死亡的人权悲剧。
一向以“人权捍卫者”自居的英国也严重违反国际难民法。2022年,英国政府与卢旺达政府以1.2亿英镑的价格达成“难民外包”交易,强制遣返已经到达英国寻求庇护的难民。英国难民事务委员会首席执行官恩维尔·所罗门批评称:“英国政府将人视为货物并将他们驱逐到卢旺达的想法,不但残忍、卑鄙,而且没有原则。”
难民问题沦为“政治工具”
难民问题本是人道主义问题,但美西方却频频将其用作政治工具。冷战期间,美西方国家将接收来自苏联阵营的难民看作诋毁对方、赢得冷战的手段,因而积极援助、“善待”难民,甚至一度出现“奢华帐篷”“特殊收容待遇”等现象。随着冷战结束、亚非拉难民增多,美西方国家开始转变政策并将难民视为负担和威胁。
美西方口头上高喊“人人平等”,但实际却对不同难民群体区别对待。俄乌冲突发生后,大量难民逃离乌克兰并入境欧洲寻求庇护,此间“白种人优先离境权”现象不断上演,同样来自乌克兰的非洲、中东、南亚籍难民遭遇严重种族歧视。此外,美西方还通过控制国际难民援助组织的资金使用以实现政治目的,包括联合国难民署在内的国际难民组织所获来自美西方政府的资金均被要求“标记特定用途”。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地区冲突此起彼伏,令难民问题治理雪上加霜。难民作为弱势群体,理应得到国际社会的更多关注和切实援助。然而,美西方作为危机始作俑者,非但没有履行难民问题治理责任,反而在难民问题上公然违反国际法、大搞“双标”,甚至还借机实现政治目的,其在人权议题上的虚伪本性暴露无遗。
(作者:吴昊昙,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