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在浙江嘉兴圆满落幕。本届歌剧节参演剧目共24部,其中新创作品19部,中外经典作品5部。24部参演剧目分别在浙江杭州、嘉兴、临平、德清等地进行了近50场演出,线上线下观众达1.75亿人次。
1.弘扬革命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参加本届歌剧节的19部新创作品,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河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的文艺院团,地域覆盖面广,题材内容丰富,艺术上各具特色。
19部新创作品中,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共有12部,占比60%以上。开幕演出剧目《红船》是革命历史题材代表性作品。该剧聚焦100多年前风云激荡的中国社会,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得以建立的历史必然。《红船》由浙江演艺集团创作推出,在本届歌剧节上共演出三场,主演、群演、合唱、乐队均来自浙江,展现出浙江在歌剧创作演出方面的潜力。
此外,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的《银杏树下》,通过“红军写给银杏村百姓的四张欠条”,讲述了红军家属红姑与红二十五军五个娃娃兵之间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安徽省歌舞剧院的《风雪大别山》通过讲述大别山区两个家庭两代人前仆后继为中国革命奋斗牺牲的感人故事,诠释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甘肃省歌剧院的《呼儿嘿哟》讲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南梁革命根据地的故事,揭示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主题。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唱响南泥湾》以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为背景,讲述了延安鲁艺青年学生在艰苦的劳动中,深入生活,向群众学习,最终找到文艺创作方向的故事。由正面描写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转向对革命历史进程中文艺这一具体领域的关注,故事的主角由具体的革命英模人物变为一群普通的青年学生,《唱响南泥湾》在革命历史题材歌剧创作上,进行了新尝试、新探索,让文艺对革命历史的书写更立体、更丰满。
值得一提的是,带来《八百矿工上井冈》的湖南省常宁市歌舞剧团,是参加本届歌剧节的唯一一个县级院团。歌剧被称为“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是舞台艺术创作和表演综合水准的体现。过去,一般只有国家级和省级院团才有创作歌剧的条件,如今县级院团不仅推出歌剧作品,还登上了中国歌剧的最高舞台,说明近年来基层文艺院团的整体实力有了很大提升。
从国家级院团到省市级院团再到县级院团,均创作推出不少革命历史题材歌剧作品,说明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已经成为各级文艺院团的文化自觉。
2.描绘时代风貌 传播传统文化
本届歌剧节,现实题材作品内容丰富、主题各异。重庆市歌剧院的《一江清水向东流》关注长江生态保护,山西省歌舞剧院的《三把锁》聚焦精准扶贫,包头市艺术剧院的《双翼神马》再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青海演艺集团的《青春铸剑221》塑造“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群像,上海音乐学院的《康定情歌》讲述川藏公路建设者的感人故事,深圳歌舞剧院的《先行者》为新时期特区改革者唱响颂歌……这些现实题材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了新中国的发展进程和时代风貌。
中国歌剧要发展,必须与人民大众“接轨”,与民族文化“接轨”,与民族审美习惯“接轨”。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从2017年开始实施“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对民族歌剧的创作生产、普及推广、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等进行扶持。广大歌剧创作者从音乐到内容再到形式,积极推进歌剧的民族化,推出了一批好听好看的民族歌剧作品。比如,参加本届歌剧节的《青春铸剑221》,将民歌、民乐与歌剧交响融于一体,作品旋律优美动听,同时在舞美设计和舞台呈现上独辟蹊径,借鉴了电影拍摄制作中的一些艺术手法,让剧场中的观众心随剧动,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此外,本届歌剧节参演作品还有不少传统文化和历史题材剧目,如珠海演艺集团打造的《侨批》,南充市文化艺术交流发展中心、四川爱乐乐团联合演出的《笔墨著三国》,浙江音乐学院、浙江歌舞剧院联合创排的《李清照》。如果说音乐和舞台手法上的创新让民族歌剧拥有了不同于西洋歌剧的形式,那么在创作中引入传统文化和历史题材,则为民族歌剧赋予了中国文化的内核。总之,本届歌剧节是近年来中国民族歌剧最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
3.传承创新并举 评学融于一体
经典从来不是束之高阁的收藏品。对于舞台艺术而言,把经典作品演起来,让经典剧目“活”在舞台上,才是对经典最好的传承。本届歌剧节展演剧目有五部中外经典,分别为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天津音乐学院复排的《同心结》、上海音乐学院出品的《茶花女》、上海歌剧院演出的《漂泊的荷兰人》。
从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开始,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就成为每届歌剧节必演的保留剧目。《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分别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它们的魅力已被时间证明。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同心结》,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感人事迹为素材,讲述了一个壮烈动人的故事,是民族歌剧新一代的经典之作。这三部民族歌剧经典在复排中,一方面继承传统经验,另一方面大胆创新,对于今天中国歌剧的创作、演出都极具启发和借鉴意义。
将中国民族歌剧经典作品作为歌剧节必演的保留剧目,不仅能让观众感受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还能让当今的歌剧创作者从中学习和领会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真正原因:在艺术追求上,有对中国歌剧创作方向的全新探索;在创作目的上,紧紧围绕“为人民而创作”,关注现实、歌颂时代、致敬英雄。
中国歌剧节已经举办五届。从第三届开始,“一剧一评”成为歌剧节的常态化活动。从第四届开始,除了剧目展演,还要举办“民族歌剧创作人才研修班”。
第五届中国歌剧节期间,“一剧一评”与“研修班”如影随形。“一剧一评”的专家们为每部剧都专门举办研讨会,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研修班的学员不仅要观摩每天的演出,还要跟听第二天举办的剧目研讨会,认真听取专家们对于剧目的点评。与此同时,主办方还为“研修班”安排了专家授课,授课老师有剧作家、作曲家、评论家等。根据学员的专业方向,授课老师会有的放矢进行讲授,学员则要结合自己的学习和观摩情况,每日撰写学习小结、观摩心得。本届“研修班”的学员,都是从全国各地的文艺院团、艺术研究院、艺术院校等单位优选出来的,很多学员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他们通过集中学习,将观摩、听评、听课结合起来,有利于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从现实反馈看,这种歌剧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弥补了传统歌剧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受到学员们的热烈欢迎。
(作者:游暐之,系《歌剧》杂志执行主编)
(本文图片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