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29日 星期一

    大历史观的哲学意蕴

    作者:钟慧容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29日 15版)

      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是准确把握历史规律和推动历史发展的理论思维与科学方法。遵循“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的大历史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洞察长周期、大空间和整体性的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宏阔背景下提出的科学历史观,是对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和创新发展,内蕴深刻的哲学意蕴。站在哲学的高度把握大历史观,有助于我们增进哲学智慧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为我们进一步把握历史问题的根本特质提供更深层次的方法论支持。

      1.立足马克思“世界历史”的基本立场

      “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来,人类思想史中经久不衰的理论命题。从意大利哲学家维科提出“人类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到康德“永久和平问题”和“国家的联合体”方案,再到黑格尔坚信“世界历史不过是‘自由概念’的发展”,思想家们试图对世界历史的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解释。基于唯物史观,马克思扬弃近代以来思辨的世界历史观,以实践为立足点科学揭示了“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内在机理和辩证图景。大历史观以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为依据,敏锐捕捉了世界历史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创造性冋答了破解世界历史发展困境的深层难题。

      洞察世界历史转变,作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判断。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世界历史”是指原本彼此隔绝的各民族在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不断扩展的条件下,突破民族偏狭性与地域局限性,建立广泛交往关系并迈向世界一体化普遍交往的过程。经典作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预言已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变为现实,人类历史何去何从成为“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既从历史长周期的纵横比较中观照,又从世界局势变化的细微处考量,洞悉了“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世界历史总体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与阶段性变化的具体呈现,揭示了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构建了将世界历史的现实转变进程与历史观相统一的叙事方式,彰显了对世界历史未来走向的深邃洞察和对中国所处历史方位的精准把握。

      执守人类自由和解放,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追问的终极命题是“人类向何处去”,旨在为实现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反思”世界历史的意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命题被中国共产党提出并成为时代性主题,体现了解答“历史之谜”的世界历史理论与现实世界运行形势的深度勾连,彰显了“人的解放”主题的阶段性实现,明确了为争取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和未来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蕴对人类历史整体性的存在状态、活动方式以及实现解放之路径的求索,在同各国人民一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全球性实践中,拓展了唯物史观的问题视阈和理论空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展现出哲学思维的变革伟力与创新发展的实践效力。

      2.内蕴“生成性历史观”的哲学理念

      唯物史观不是历史决定论或历史选择论,而是对这两者实现超越的具有生成性本质的历史观,体现了人与历史、人类历史性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并进一步指明“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内蕴深刻的“生成性历史观”,彰显了人通过劳动实践不断自我创造、自我生成的过程和世界历史现实生成与演进的双重生成性进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将世界历史现实与哲学思维变革相统一,贯穿着透视世界历史变化和预判未来走向的大历史观。大历史观内蕴认识和反思现存世界的基本观点,生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内蕴的历史观念。

      确立了认识和反思现存世界的基本观点。在对世界市场扩张、国际交往深化以及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等现实形势的深刻洞悉中,大历史观将世界历史转变与哲学思想变革相统一,要求在世界历史的宏观视野中形成现实问题与实践遵循自觉结合的方法论。大历史观旨在将人类命运与共的现实存在和发展走向之间的逻辑关系置于“古今中外”的时空中进行把握。从世界历史发展的纵向维度,大历史观作出“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的判断,准确把握人类社会总体发展的阶段和形态,体现了历史经验生成与哲学思维变革相统一的历史哲学的生成性意义;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横向维度,提出“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的论断,将中国发展道路放置于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进行审视,解释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彰显了真理性与现实性相统一、一般和特殊相统一的历史哲学思维。

      生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内蕴的历史观念。现代化是具有内在逻辑的历史过程,西方国家试图将其现代化模式作为“超历史的”一般公式先验地强加于人,这种做法既不符合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规律,也难以真正推动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大历史观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凸显独立性和自主性,从历史观的维度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一方面,大历史观注重从历史的过程性和特殊性特征出发阐释人类社会的总体性和普遍性;另一方面,突出中国式现代化在生成过程中对世界现代化的作用,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提供了全新选择,体现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与世界历史转变的相互交汇,实现了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创造性和开放性变革。

      3.坚持人民至上和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唯物史观对历史的理解,建立在对人的本质及其存在方式的认识之上,认为人与历史统一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之中。马克思从“人的本质”命题出发,批判性继承了“理性的人”“社会的人”“抽象的人”等西方传统人学观点,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发现了扭曲人的本质存在状态的根本性因素,使现实的人真正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背后的隐蔽状态中挣脱,促成了无产阶级主体意识的彻底觉醒,指明了开辟人类解放现实路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大历史观秉持“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价值立场,在历史规律性和人的主体活动中坚持人民至上,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发扬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

      高扬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哲学家们曾将历史视为“普遍理性”的产物、英雄人物主导的过程或是纯粹的“偶然”,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主体地位,为“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准备了主体力量。马克思认为,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人与历史统一于人的实践。大历史观尊重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蕴含着人作为主体的能力提升与全面发展的基本尺度,既充分考虑到一定历史时期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性,又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量。大历史观高度肯定和大力弘扬人民群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而实现了作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与变化发展的客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强调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的创造性劳动赋予世界鲜活的意义,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大历史观将人民群众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推动伟大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强调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牢固树立历史主动精神。历史主动精神是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展开,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对于人民立场的坚守,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将内在精神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动能,激发和弘扬人民群众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等品格,主动把握、积极顺应世界历史发展大势。

      4.遵循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唯物史观是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总体性方法论,它在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需要我们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大历史观坚持用唯物史观理解历史、用唯物辩证法看待历史,内蕴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意识,推动着历史发展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大历史观坚持连续性与转折性相统一、中国发展与世界历史发展相统一的方法论,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

      运用连续性与转折性相统一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曾提出“人类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强调历史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列宁强调历史的前进充满曲折和跳跃,时而“二十年等于一天”,时而“一天等于二十年”。在历史的辩证法中,人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是在既定的、从过去承接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大历史观强调中华民族经过一百多年的社会变革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内涵和历史使命,既不可分割,也不可逾越,每个阶段为下一阶段的历史发展提供前行的阶梯,并提出了新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彰显中国发展与世界历史发展的互动辩证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同样受辩证法规律支配。马克思在考察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的关系时曾用“两极相联”的辩证法来分析中国革命对文明世界很可能发生的影响,他的判断和预言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得到验证。大历史观将中国历史的深刻变革视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世界历史进程的事件,将中国开放性发展同世界历史不断合理化的过程深入结合,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与人类社会现实问题的双重维度进行反思与超越。中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致力于与各国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既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又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大历史观强调,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与人类社会的整体走向更加密切交织,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互利共赢的良性互动的辩证关系。

      (作者:钟慧容,系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特约研究员、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