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26日 星期五

    【文化评析】数字技术为演出艺术打开新天地

    作者:张立军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26日 02版)

      【文化评析】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5G、云计算、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发展样貌,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在诸多文化产品中,演出是尤为强调现场感的,这使得传统演出时间、空间受限,剧场观众少,传播范围窄,作品的影响力有限。但5G、MR、VR等数字技术的应用,让演出实现了无限空间、无限观众、全球传播、反复回放,也赋予了“现场”新的内涵和外延,让天南地北的观众在看话剧、听演唱会时,获得更真实的“现场感”体验。

      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势在必行也正当其时。2022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指出,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对重点网络平台和演出机构开展的调研与测算数据,直观展现了数字化文化消费的澎湃动能——2022年演出线上直播达1.21万场,线上观众人数67.7亿人次,直播收入1.568亿元。

      可以说,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趋势下,数字技术与演出艺术的融合,改造提升了这一传统业态,也在不断催生新的演出形态。不断创新的内容创作、不断提升的视听效果,让演出更高效、便捷地走向观众,在推进文化普惠、提高全民艺术素养的同时,也延展了演出产业链、开辟了营收新渠道。

      不过实现数字化与演出的融合“共赢”,也有一系列问题需要直面。比如,数字技术会不会影响艺术审美?舞台艺术创作者如何回应观众的交互体验和评论反馈?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解答这些问题,既要解放思想,破除“技术恐惧”的迷思,也要守正创新。

      广开引才门路,会聚复合型人才。有别于传统演出,数字化演出的进入门槛高,从业者需要懂演艺、懂技术,还要懂市场、懂社交网络,这对人才的创新思维、探索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人才培养上,可双管齐下——文艺院团与科研机构合作,通过联合制作、技术培训、建设创意实验室等方式,让一线艺术创作者了解、学习数字技术,不断提升在创作中应用新技术的能力;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可开设数字化演出相关专业,培养数字技术、舞台艺术的复合型人才。遵循艺术规律,为人才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包容试错的空间,方能畅游艺术市场的大海。

      数字技术赋能,创新演出内容和形式。在内容创作和生产上,既要创新采用数字技术,不断提升演出的丰富性和观赏性,形成崭新的故事化情境,也要适应创作者和受众边界模糊的趋势,积极回应观众的交互体验、评论反馈,融入内容创作,增强演出的表现力、感染力与影响力。数字化演出要以视听效果为重要评价维度,通过建造智慧场馆,利用立体投影、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沉浸式、行进式、交互式演出,将线上线下融为一体,让网络观众也亲临其境,融入现场演出。

      注重原创能力,积蓄长久发展力。通过积极发展原创作品,创造独特的演出IP资源,形成品牌力,积累观众群,稳固发展根基。同时,深入挖掘演出品牌的商业潜力,开辟IP衍生品市场,将网络流量转化为商业效益,实现口碑和市场双赢。

      艺术科技融合,探索新业态、新场景。数字技术与演出艺术的融合,能够催生更多的新场景、新模式。比如与旅游景区合作,制作现场数字化演出;与元宇宙公司合作,打造虚拟剧场;在直播平台举办虚拟演出等。而随着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数字技术产品的成熟应用,数字化演出亦会发展出丰富多彩的新奇模式,给观众带来更加新鲜、动人的文化体验。

      (作者:张立军,系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辽宁文学院二级作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