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改革的得力助手,万历年间的户部侍郎王国光,在游览珏山之后,题写了七律《游珏山》:
晋魏河山第一奇,
青莲云涌出天池。
花擎日月开千丈,
藕发龙蛇走万枝。
清水灌根常不老,
金仙趺坐稳如斯。
诸贤携我寻幽谷,
欲着荷衣赏景时。
王国光的诗写成后,他的女婿鸣吾问他:“晋魏之地,纵横千里,好山好水,处处都是,岳父大人为何独誉此山?”
王国光说:“晋魏不乏名山大川,有以雄著称者,却是雄而乏秀;有以秀为美者,却又少了几分险峻;有山形虽美,却无瀑布飞泉,便少了几分灵动;有的虽有高山流水,却无老松古柏相映,缺乏精神气质。珏山集雄、险、奇、秀于一山,瀑布溪流,相映成趣;奇花异草,遍及山间;古刹梵宫,钟鼓隐约。如此完景,何处可寻?被称为‘晋魏河山第一奇’,当之无愧。”
被王国光誉为“晋魏河山第一奇”的珏山,在晋城东南部,距晋城市区七公里,山腰有佛寺上下两院,因为建筑年代不同,下院为古青莲寺,上院为新青莲寺,又名福岩禅院。楼阁殿宇,山衣水带,这就是王国光诗中的“青莲云涌出天池”。这只是一幅千古江山图,与天下众多寺庙一样,红墙黛瓦,飞檐螭头,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其中有几处出“奇”的小景,观后会让人慨叹不已。
福岩禅院中有座款月亭。置身款月亭中,俯瞰丹水,仰望珏山,乃极目骋怀之境。款月亭待月,须是中秋,珏山双峰会稳稳地托出一轮明月,被誉为“珏山吐月”,是晋城四大风景之一。款月亭待月有“双峰孕月”“双峰吐月”“双峰捧月”“双峰哺月”四个过程。待月不可焦躁,否则必无闲意,必无雅韵。
走进福岩禅院,有“子母柏”两株。子柏苍翠,母柏枯槁,像是青春正盛的儿子紧紧抱着白发老娘。传说,母柏枯槁已久,僧众夜议砍伐。翌日早晨,见一根青藤似的小柏树,缠绕着古柏缘干而上。露水点滴,犹若泪水淋漓。寺僧惊为神意,又感人间亲情,随喜弃斧罢伐,为古寺留下了这一人伦范本、旷世奇景。母柏高27米,下粗上细,合乎柏树的生长常形;那高24米的子柏,却藤子般上下一般粗细,这是一种有违自然规律的现象,可谓天下之奇。
通往上青莲寺的山间小径旁边,有乳窦泉,不知道泉水源自何处,窦中乳汁般的泉水却是雨不溢旱不涸,殷殷润泽山中生灵。
珏山是峻拔的,山崖上倒挂着形状古怪的崖松与崖柏,虬曲,苍老,仿佛一个个弯腰弓背的老和尚趺坐在山崖上,念佛,诵经。那些崖柏,又如一群群古猿,倒挂在山崖上,熬过了几千万个白雪皑皑的冬夜,却依然那么快乐,那么精神。崖柏的枝头传来鸟声,清脆悦耳,让人情淡心逸,顿然生超拔之想。古人说得好,鸟鸣山更幽。除了鸟声,还有水声,湿漉漉的水声那么灵动,那么轻盈,和了那鸟声,与江南丝竹无异。
崖畔挂着飘逸的白云,把那古松古柏逗得努力向着远处伸展腰肢,像一只又一只苍老的手,想抓一团云抱在山的怀抱里,不知是谁暖和了谁。
野花香格外浓郁,让人想到屈原的诗:
芳与泽其杂糅兮,
羌芳华自中出。
纷郁郁其远蒸兮,
满内而外扬。
情与质信可保兮,
羌居蔽而闻章。
令薜荔以为理兮,
惮举趾而缘木。
鹰在幽蓝的高空翱翔,让山中景色更加古朴,更加幽深,仿佛沉睡在公元前的哪一个世纪。
山岗一层一层地苍茫,峰峦一层一层地淡远,先是由苍而黛,继而由黛而紫,由紫而青,由青而蓝——水蓝,天蓝,浅蓝……如此这般,一层一层地渐淡渐远,及至天山共色,淡到再也分不清哪儿是天,哪儿是山。于是,你只能远远地望着它,无法走近它,也无法触摸它。你只能用心去体认它,感受它。
初近珏山山谷,远远地你就会听到幽谷中隐约有琤琤之声,那是丹溪流响。
丹溪是从丹朱岭流过来的,丹朱岭因尧的儿子丹朱而得名,或许它秉持了丹朱的性格,一路奔流下来,有点急躁,有点猛烈。然而,一经流入珏山,那水流就不再那样野性,不再那样不通情理,而是那样欢快,一路歌唱——是那种低吟浅唱,让人听了可以忘却人间烦恼,忘却人生的有限和无限。
流水中泛着涟漪,时而翻起一朵朵浪花,洁白得就像一朵朵白莲花。心想,当年青莲寺怎么不叫白莲寺呢?不过,只要用心去看,便发现与山色相映,那洁白的浪花还真的含一点紫。
那丹溪水,一经流到峻绝的珏山之下,流经禅寺,便在那里容与而不进,无休止地纡折,萦回成一潭碧绿。山水相映,那苍苍的山便显得姿容姝丽,青莲寺被那轻柔的一抹山色围着裹着,也越发显得秀曼都雅。难怪唐代诗人元稹也在这里写下《西归渡丹河诗》:
今朝西渡丹河水,
心寄丹河无限愁。
共到庄前竹园下,
殷勤围绕故山流。
还有杜牧,他既然涉过丹水,就不能没有诗作。他也写了一首五律:
何事苦萦回,离肠不自裁。
恨声随梦去,春态逐云来。
沈定蓝光彻,喧盘粉浪开。
翠岩三百尺,谁作子陵台。
(作者: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