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调研时来到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考察。总书记勉励企业抢抓机遇,积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4个天府实验室、30多家国家级科研机构、139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17家科创板上市企业、1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攀升的一串数字,标注出四川成都的创新底色。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调研时来到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考察。总书记勉励企业抢抓机遇,积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创新,始终是成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成都坚持以创新为赢得优势、制胜未来的关键增量,以创新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站在“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高度,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日前,本报调研组走进成都的科研院所和企业车间,感受成都蓬勃向上的创新活力,探求成都以创新谋未来的经验和启示。
1、做强科创中心内核 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5月6日,立夏。这一天,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畔再传重磅消息: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正式揭牌,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准环对称仿星器等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同日启动建设。
调研组了解到,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将在环兴隆湖周边约100平方公里范围内,聚焦先进核能、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要领域,打造学科内涵关联、空间分布集聚的原始创新集群,做强科技创新中心内核。此次全新开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着眼构筑大平台、实施大项目、凝聚大团队、产出大成果,将有力支撑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综合性科学中心,往往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和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产出重大原创科学成果和颠覆性产业技术,对于塑造科技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成都市科技局副局长陈旭告诉调研组。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专门对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作出部署,要求在四川天府新区、重庆高新区集中布局建设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一批科教基础设施。
“在成渝地区布局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充分彰显了成渝地区在国家创新格局中的特殊意义。”陈旭说,成都将主动担当作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好战略大后方的创新策源地,为保障国家安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出应有贡献。
波光粼粼的兴隆湖,见证着一座科学城的拔节生长。过去几年间,国家超算成都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天府实验室等一批科研院所陆续在此落地。
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将为成都大运会提供逐小时预报天气实况信息。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自2020年9月投运以来,已先后为国内35个城市的900多个用户提供算力服务,涵盖基础科学、人工智能、灾害预警等30多个领域,承接国家级课题15个,协助招引企业80多家。
在兴隆湖畔的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电能路由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水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关键装备摆满展厅,清晰地标注着这个研究院依托四川特色资源,在争创世界领先技术、推动低碳产业发展进程中留下的铿锵足印。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李甦表示,高能级平台可优化配置科创人才、资源,赋能产业、行业,有力带动一个区域高质量发展。
当前,成都正推动高水平建设实验室体系,全力保障西部地区首个国家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取建设国家实验室基地,推动在蓉1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全国实验室重组,实体化运行光电与集成电路技术、电磁空间与泛在互联、生命健康、碳中和4个方向天府实验室;高质量建设重大创新平台,落地建设转化医学设施、电磁驱动聚变装置等6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139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
2、集聚创新资源要素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2017年至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473家增长至11463家,实现五年翻两番,年均增速35.9%。”陈旭告诉调研组,成都高企不仅数量增长迅猛,规模能级也在持续提升,收入超亿元的高企约1300家。
昂扬向上的增长曲线,直观展现出成都强劲的创新活力,也深刻折射出成都良好的创新生态。从聚产业、聚资源、聚人才到给市场、给机会、给资金,成都不断厚植创新土壤,使一大批创新主体在这片土地上旺盛生长。
位于成都高新区的菁蓉汇,被誉为“高新技术服务超市的旗舰店”。要素供给服务区、科技成果交易区、创业辅导培训区和创新创业孵化区,在这里形成完整的科技服务链条,为企业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我们加快布局‘PI(第一资源)—IP(科技成果)—IPO(资本化)’创新链,深入实施‘中试跨越行动计划’等十大行动计划,加速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人才高地核心区、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创新平台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都高校众多,人才储备充足,加之人才政策优越、生活环境舒适,能留得住人才,这是我们选择落户成都的重要原因。”一家为行业客户提供通信解决方案的企业公共事务负责人蒲布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成都的人才支撑为企业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公司在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地设立研发中心,员工超2000人,研发人员占比70%,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500万行业客户。
调研组了解到,2022年7月,成都发布“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榜单,围绕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方向发布3个待解难题,吸引众多创新主体前来“揭榜”。成都聚焦落实国家和四川省重大科技战略任务,聚焦成都市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和城市治理能力提升所面临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征集解决方案,调动了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开展科技攻关和场景验证的积极性。
这是成都第二次发布“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榜单。自2021年8月首次发布以来,这项制度有力激活通过科技创新攻坚克难的“一池春水”。成都市科技局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毕治国说:“通过‘揭榜挂帅’,机场低空障碍物的智能感知、近吨位级的货运无人机、近实时决策的智慧交通等多项重大难题,都已取得重大突破,将对成都产业发展、城市治理乃至群众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针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由于“轻资产、无抵押、无担保、研发高风险”而难以获得银行机构贷款的难题,成都在全国率先推出“人才贷、研发贷、成果贷”等一揽子科技信用贷款产品,将科技人才、科技项目、科技成果、企业资质等科技要素作为银行审贷授信的主要依据,有力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
截至目前,成都从财政科技经费中累计安排4亿元天使投资引导资金、3亿元知识产权运营母基金,引导组建总规模超52亿元的“科创投”系列基金群;累计安排6.13亿元的风险补偿资金,建立超119.41亿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帮助科技企业获得“科创贷”238.17亿元;培育17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
“成都创新资源要素集聚,人们乐意尝试新事物,有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创新团队对成都的认可度很高。”陈旭表示,成都将继续优化和完善创新生态,以最好的环境和服务保障,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3、把推进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一号工程”
“这几款婴儿桂花舒缓特护产品天然温和、效果显著,获得众多宝妈喜爱,产品复购率达60%。”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一家生物科技企业内,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教授黄静正带领调研组参观研发实验室,详细介绍公司最新推出的系列产品。
据介绍,该系列产品是由黄静研发的创新成果转化而来,其主要功效成分为桂花精粹,可有效缓解婴儿肌肤不适,改善干燥、泛红、粗糙等肌肤问题。
“2008年,我因好奇偶然开启了对桂花的研究。”经过系统研究,黄静最终发现了桂花精粹成分的功效,于是携该创新成果开始创业,尝试把产品从实验室送上生产线。经过几年摸爬滚打,产品逐渐得到宝妈们认可。公司也于2022年被认定为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成都有肥沃的创新土壤,大量科技成果都在这里落地转化。”黄静说,公司2020年入驻生物城时,还是这栋楼的第一家企业,而今整栋楼都已全部入驻,迸发出强劲的创新活力。
调研组了解到,规划面积44平方公里的天府国际生物城已完成开发9平方公里,引进高素质产业人才1.1万余人,落地项目300多个,聚集在研药械品种159个,推动6家企业顺利上市。
大量原创科技成果源自高校等科研机构,成都着力推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明确职务科技成果的权利归属,消除因职务成果是国有资产而“不敢转”“不愿转”的顾虑。同时,成都依托四川大学、电子科大等高校,规划建设了11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聚力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微生态”,建成川大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平台、成电国际创新中心、轨道交通创新创业高端现代服务平台、农科e站技转平台等一批成果转化应用平台,聚集创业团队500余个,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超200家。
“‘校企双进·找矿挖宝’是我们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主题词。”成都市科技局校院地协同与科技合作处处长聂宏说,近年来,成都创新开展“企业家进校园”“科学家进园区”成果对接活动,发布技术需求并收集科技成果,开展项目路演、签约,现场对接创新平台及研发团队,建立起常态化的校企对接平台。
在一次“走进四川农业大学”活动后,以色列卡媚迪斯公司了解到四川农业大学在农业科技方面的研发优势,迅速对接希望合作推进药用植物研究。双方一拍即合,“以色列卡媚迪斯亚太·中国药用植物创新中心”很快签约落户成都。值得一提的是,参与项目共建的中方企业正是环川农大知识经济圈建设中培育的一家科技型企业。
陈旭告诉调研组,成都把全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2023年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最新发布的《成都市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有力有效的若干政策措施》,将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平台牵引作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转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4、以创新赢得优势的几点启示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一个极核城市,成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以强烈的责任感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努力践行着协同带动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光荣使命。
着眼“国之大者”谋创新。成都地处西部内陆深处,肩负着重大使命。成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调研时作出的重要指示,着眼国家所需,深挖自身优势,着力打造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经过多年来咬定目标不放松的建设,高水平实验室渐成体系,大科学装置渐成集群,成都凝聚起一大批顶尖的科研力量。2022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百强中,成都位列全球第29位,五年中排名递进了27位。战略科技力量加速落地,成为成都主动担当、服务国家战略、牵引城市发展的“关键增量”。
着眼民生实事抓创新。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成都坚持一手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手推进全社会创新创造。特别是,成都突出科技创新的民生导向,催生了一大批造福千家万户的科技成果,有的让天更蓝水更清,有的让城市治理更高效,有的让城市运行更有序,有的让群众生活更便捷,有的让群众有了用得起的“救命药”……不断涌现的民生科技成果,持续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紧盯关键环节,激发创新动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成都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1463家,五年内翻了两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净增数、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分别位列第5名、第2名和第2名。新的历史条件下,成都明确提出要持续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创新体系。这个创新体系,将回答“为谁创新、谁来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等问题,从系统和制度建设层面,对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全链条整体部署,对政策、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关键创新资源系统布局,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让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用好改革力量,释放创新活力。在多轮改革试点、不断总结经验基础上,成都近期发布了《成都市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有力有效的若干政策措施》,从中试平台、服务生态、新型研发机构、跨区转化机制、转化载体升级、成果吸纳能力、金融赋能转化、国资国企成果转化、科技人才激励、成果应用场景等方面提出10条政策措施,共28项具体任务,直击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持续的政策创新,必将进一步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不断书写成都以创新谋未来的新篇章。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本报记者李晓东;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光;本报记者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