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海南文昌,再次见证航天人的光荣——2023年5月10日,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七号(以下简称“长七”)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
此次发射是长七火箭的第7次成功发射,距首飞成功已有7年。“每一个长七人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长七火箭的‘成长’,让它在广袤的太空中不断建立新的功勋。”火箭院长七火箭总指挥孟刚深情地说。
递减13天,用了7年
38天、31天、27天、25天……这是自第一发任务以来,长七火箭发射场工作流程所需的时间变化。
在外人看来,递减13天似乎不足为奇——殊不知,为了这13天,长七型号队伍用了7年。
“随着空间站任务的推进,长七火箭的发射密度越来越高,质量和效率成为保证成功的‘两条腿’。”火箭院长七火箭总设计师程堂明说。
在以时间为对手的赛道上,长七型号队伍分秒必争。“长七火箭在立项阶段就设立了将发射场工作流程控制在25天的目标,如今,我们顺利完成了阶段性目标。”火箭院长七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郭金刚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目标如何一步步实现?下面这组数据给出了答案:
调整项目、严密灵活地组织,火箭箭体状态恢复、产品交接、关键单机等的准备时间从首飞时的5天压缩到1天;
优化测试项目,火箭吊装完成后,测量、控制、动力等分系统测试由首飞的9天缩减到5天;
从长七遥五火箭开始,减少一次总检查,进一步优化流程,缩减1天;
从长七遥五火箭开始,将液氧和煤油两种推进剂从串行变为并行加注,令长七火箭进入发射程序的时间又缩减4个小时……
“如今,长七火箭的发射场工作流程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这不是终点,我们还要一棒接着一棒跑,实现从追赶到并行再到赶超。”郭金刚坚定地表示。
从“可行”到“优秀”的蝶变
宽敞明亮的总装车间内,长七型号队伍成员聚精会神地盯着火箭二级和一级吊装。随着指令不断下达,整个动作流畅无阻,一气呵成……
能够如此快速、精准地对接,还要得益于型号队伍的一项创新——在吊钩上安装无线测力计。火箭部件既大又重,在20多米的高空中,哪怕稍微抖动一下都会影响对接结果。以前,吊装全凭经验和默契,指挥员和操作手需反复调整才能找到最佳对接点;现在,根据无线测力计传回的数据下达指令,不仅大大提升了吊装效率,对接工作的质量也更高了。
长七火箭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帅七”。7年来,为了让“帅七”更“帅”,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包括给火箭“穿上”一次加工成型的“雨衣”,以免从厂房运输到发射场的途中淋雨;吊装前,在箭体偏上的部位预置好防热罩,待吊装结束后再放下来并加以固定,既方便操作又美观大方……
处处体现的工业美学,来源于型号队员们的独到匠心,他们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巧妙的方法,像精雕细琢艺术品一样,实现了长七火箭从“可行”到“优秀”的蝶变。
提升长七火箭的品质,还体现在操作、测试等环节。围绕发射场故障预案,火箭院总体设计部牵头,将综合工作流程细化成近600个处置步骤,包括每次故障排查的顺序、涉及的工具、可操作性等,再由各系统全面实施。每次预案,队员们都会提前准备好文件和产品进行演练,确保长七火箭在发射窗口准时起飞。
“细微之处见真章,长七火箭的高品质来源于对细节、流程的不断打磨,力争将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并完美呈现。”火箭院长七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邵业涛如此总结。
向着智慧火箭,前进
发射成功率100%,这是7年来长七火箭执行空间站任务交出的成绩单。然而,型号队伍并未就此止步不前,而是朝着运载火箭更前沿的发展方向——智慧火箭全力进军。
“运载火箭以精准入轨为目标。目前,我们大多通过提高火箭可靠性的方式来提高发射成功率,但火箭发射风险极高,往往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异常状况就能决定任务的成败——相比之下,智慧火箭能够在出现致命性故障的情况下智能纠错,从而转危为安,确保航天器顺利入轨。”邵业涛解释。
从完美到更完美,是突破,更是目标。围绕智慧火箭,火箭院长七型号队伍正在开展故障诊断、任务重规划等技术研究,原理样机已经研制完成,将在后续任务中进行飞行验证,推动智慧火箭关键技术的工程应用与落地。
(本报记者 张蕾 本报通讯员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