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07日 星期日

    美菲军事合作引发菲律宾各界忧虑

    作者:本报记者 梁逸韬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07日 08版)

      【记者连线】

      近期,在美国的拉拢下,菲律宾与美国之间的关系迅速升温。本月初,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赴美访问,美菲双方不仅将在军事、农业、投资、教育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更通过了旨在深化两国军方在陆上、海上、空中、太空和网络空间合作的双边防务指针(以下简称“指针”)。这进一步加剧了菲律宾各界对卷入地区紧张局势的不安,不少菲议员更指出此举将会给菲律宾主权带来危险。

    担忧“卷入地区冲突”

      5月3日,菲律宾和美国公布了两国自1951年以来的首个双边防务指针。指针正式将南海纳入菲美共同防御范围,称将扩大海上安全合作,深化《加强防务合作协议》合作,提升打击“任何国家武装攻击”的能力。如果双方中的一方在南海遭到袭击,包括海岸警卫队遭到袭击,两国将兑现共同防御的承诺。指针还更新了对现代战争形式的理解,把“陆地、海上、空中、太空和网络空间”“灰色地带战术”等囊括进来,指出美方将帮助菲律宾实现军事能力现代化,提高两军“互操作性”。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指针强调的“南海”“海岸警卫队”等内容实际上针对的是中菲近年来的海上摩擦。指针的发布标志着菲律宾的国防政策从现在起将更加依赖美国,美国将可以干涉菲国防预算,甚至可以干涉菲5年内的武器采购。马科斯治下的菲律宾已经向美国“完全开放”。

      今年以来,美菲加强军事合作早已显现端倪。两国举行了史上双方最大规模的“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菲政府还同意根据两国2014年签署的《加强防务合作协议》,增开4个军事基地供美军使用,使美军在菲律宾可使用的军事基地达到9个。此间舆论指出,新增的4个军事基地中有3个位于北吕宋地区,与叛军及恐怖分子盘踞的菲南部群岛相去甚远,反而离中国台湾岛较近,最近距离仅为400公里。

      面对今年以来不断升温的菲美军事合作,菲各界对政府亲美政策的批评声此起彼伏。不少菲有识之士开始反思加强菲美合作意味着什么。菲律宾卡加延省省长曼巴公开反对在其省份设立美军事基地,指出“《加强防务合作协议》就是战争”。菲律宾参议员、马科斯总统的姐姐伊梅·马科斯同样担心菲律宾卷入冲突之中,指出为美军提供军事基地将加剧地区局势紧张,需要对美军进行限制。前总统杜特尔特公开表示,菲律宾向美军提供军事基地,但是“我们获得了什么国家利益?什么都没有”。

      菲美军事合作更引发了菲民众对“菲律宾成为战场”的恐惧。就在“肩并肩”联合军演开始当天,菲民众在菲武装部队总部外举行抗议集会,高呼口号要求美军离开菲律宾,并通过焚烧美国国旗等形式,强烈表达对美增加在菲军事存在的愤怒。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安娜·马林博格-乌伊说,此次军演将对东盟乃至亚太地区的安全稳定构成风险,而菲律宾将成为主要受害者。

    不满“主权遭到侵害”

      为平息菲国内日益增长的忧虑,马科斯多次表示不会允许美方使用菲律宾基地发动军事进攻。马科斯在乘坐专机前往美国的途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菲绝不会被用作任何军事行动的“补给站”。5月4日,在美国访问的马科斯前往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演讲称,菲律宾的外交政策是基于和平的,不希望“激怒中国”,菲会继续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如果未来台海发生战事,美国不能利用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对中国采取进攻行动,这一点他在4月底已向中方作出过保证。

      然而,马科斯的表态并不能打消菲民众头上的战争疑云。就在马科斯到达美国访问的当天,数百名菲律宾抗议者聚集在美国驻菲律宾使馆外,抗议两国达成协议向美军开放更多在菲军事基地,还有人举着“美国军队立即离开菲律宾!”的标语。

      指针发布后,引发了菲国内对“主权遭到侵害”的担忧。菲律宾众议员卡斯道表示,他将要求调查指针并提交众议院进行审议,“此次指针的制定过程宛如一个秘密,它本应首先与议会进行协商”。菲人民斗争国际联盟秘书长、前议员莉萨·马萨认为:“这是对我们国家独立和主权的完全出卖。根据指针规定,菲美之间将就安全和国防的战略规划进行磋商和双边规划。这会导致不当地、危险地向美开放菲的国家战略和防御计划,甚至包括预算和情报收集等。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菲律宾为什么要向其他国家开放本国的战略安全和防御计划呢?”

      (本报马尼拉5月6日电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梁逸韬)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