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随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当前,我国正处于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时期,基础研究作为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和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在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居于重要地位。人才工作作为基础研究全局的一部分,与其他诸要素深刻交叠、相互影响,具有统领性和决定性意义,是基础研究一切工作的前提。因此,应培厚人才生长土壤,为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鼓励创新的科研评价
科研评价对于基础研究具有引导作用。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经历了由单一量的积累向量变引发质变转向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中,以“四唯”为核心内容的学术评价体系因其简单可行、便于量化、操作性强,曾经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了科技创新的功利化趋势。一些科研机构和科学家虽然拥有漂亮的论文等数据,但实质性贡献却乏善可陈。
近年来,接连出台的“破四唯”改革举措,使得科技创新的人才发展环境有了明显改观。但从现实情况看,部分单位仍受限于传统的发展模式,“唯论文”“唯帽子”等现象依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迫切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力度,用好政策的“指挥棒”,面对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以更强的力度和决心打出“组合拳”,进一步推动“破四唯”各项举措切实落地。尤其需要探索并回答好“破”后如何“立”,“立”什么等关键问题,将科研评价的核心回归到论实质性贡献上。
与此同时,要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推动价值评价和长周期评价,不断深化构建多元包容的评价格局,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评价,发现并遴选出优秀人才,逐步扭转直至消除科研领域存在的“低水平重复”等现象。
支持创新的科研体制机制
基础研究具有周期长、难度大、投入多、风险高,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其实用价值很难在短期显现,需要科学家长期的艰辛探索与渐进积累,进而突破现有科学边界。这需要科学家耐得住寂寞、甘坐冷板凳,在长期积累、反复试错的过程中寻找正确的路径。这就尤为需要深化基础研究领域各项改革,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不断优化完善全社会共同支持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
目前来看,应该克服分散、低效、重复的弊端,持续深化“有组织的科研”,将各类零散的科研资源优化整合,通过协同交叉合作等方式,鼓励引导不同单位、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在多领域、多层面开展深入密切的交流合作,从而促进产出重大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还应该推动形成规模与结构合理的人才培养梯队,让不同层级的人才竞相涌现,给予他们长期稳定的支持。同时,要坚持需求导向,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基础研究,支持在经济社会的重点和关键领域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基础研究具备高度的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个独自跋涉“无人区”的过程,必然存在相当大的失败风险。这也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不断构建完善基础研究领域的容错纠错机制,对正当的创新失败应予以免责,鼓励科学家坚定信心、勇敢探索。
尊重创新的科研优良氛围
基础研究不仅能大力助推当下各类技术的升级迭代,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基蓄势,还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新发展格局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人们的生存与发展。从这一角度来说,全社会理应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营造出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不仅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大幅度减少基础研究人才在行政事务方面的工作负担,让他们心无旁骛从事研究,同时还应建立务实长效的激励与保障机制,提高待遇,让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有尊严地开展研究工作。
在全社会层面,要树立起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家的良好氛围。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加强科普教育。
就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整体环境而言,要通过营造尊重创新的科研优良氛围,选拔出一批学术界公认的爱国、正直,有担当的专家,通过他们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更多的人才,进一步提高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境界,培养造就一批有科学追求、奉献精神和淡泊名利的科学家,也让年轻的基础研究人才有一个优渥、积极、向上的文化土壤。
服务创新的科研管理队伍
科研管理是基础研究的重要环节,工作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基础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具体职能定位而言,科研管理队伍往往是基础研究领域的政策制定者和业务执行者,既决定了基础研究的顶层设计,也决定了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
然而长期以来,个别科研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官本位”思想,认为只要管住人才就是履职尽责。事实上,这种认识不仅不利于基础研究的高质量发展,甚至还存在危害性。就基础研究而言,高质量科研成果的诞生往往需要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管得过“死”容易扼杀科研过程中偶然萌发的“灵感”。因此,科研管理不能“高高在上”地对基础研究提出生硬的要求,而是要通过对基础研究规律的深刻把握以及对国家发展需求的透彻洞察,为科学家做好引导、搞好服务、提供保障。这就要求科研管理部门特别是基础研究人才所在单位积极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精细化的人才服务体系。
同时,科研管理队伍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最新的政策与科研动态,倾听人才心声,反映人才诉求,解决人才困难,最大程度免除基础研究人才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科研管理队伍自身必须懂基础研究、热爱基础研究、做基础研究领域的行家里手,不断提高科研“鉴赏力”,为党和国家在基础研究最前沿和最迫切的领域真正遴选出有潜力的研究项目和有潜力的拔尖人才。
(作者:张柯,系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博士、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