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杨舒从25日召开的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会议上获悉,自2013年以来,我国不动产登记从分散到统一,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历史性变革,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得以全面建立和实施。
据介绍,2013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提出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实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改革任务。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把蓝图变成了现实,如今,在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
目前,全国约3000个大厅、4万个窗口、10万人的不动产登记队伍,每天为40万群众和企业提供各类登记服务,10年来累计颁发不动产权证书7.9亿多本、不动产登记证明3.6亿多份,电子证书证明3.3亿多本。在积极推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落地方面,以点带面,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等自然资源进行确权登记。同时,稳步提升登记服务能力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实行信息、流程或人员集成,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实现5个工作日内办结。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也已全面完成,全国258.18万套建档立卡户安置住房实现“应登尽登”,960万搬迁群众拿到“红本本”;推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登记难”,解决了1100多万套房屋办证问题,惠及2600多万群众;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体系基本成型,信息平台运行平稳,不断健全完善。
会议要求,要系统谋划未来五年的确权登记工作,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创新,全面保护人民群众不动产权利,持续推进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完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加强统一登记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