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秉承学校“教育强国、厚生育才”传统,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治院原则,充分发挥旗帜引领作用。
瞄准学科前沿 实现学术引领
——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铸魂育人
学院以学科领军人才为核心,构建“领军人物+科研团队”的有组织创新学术平台,组建5个“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科研团队,出台“六大科研支持计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在历次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成绩优秀。学院瞄准学科前沿,实施“科研兴国”战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2项,其中重大项目8项,重点项目10项;承担教育部重大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76项。
学院坚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运用于实践铸魂育人。通过“网络+课堂+实践”3个课堂,让青年学生深刻领会新时代伟大变革在“五史”中的里程碑意义。学院探索“引导式”“递进式”“拓展式”读书模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让青年学生自觉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院课题组通过实地考察撰写的《“四千四万”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苏南的生动实践》,引导青年学生更加深入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路径。学院开拓“行走的课堂”,引导青年学生更加主动地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坚持正确方向 筑牢师德师风
——锻造人才培养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
学院严格按照思政教师“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以争做“大先生”为己任,努力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首先坚持正确方向,把牢师德师风建设“方向舵”。学院实行所有考核评优“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开展“师德师风大讲堂”“正德讲坛”,加强对广大教师的思想引领,举办“新老教师共话”“青年教师成长沙龙”。学院坚持德法并举,锚定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坐标系”。落实“以法治院”方针,实施“学院+支部+学生”三维机制的学院教师考核办法,倡导教师“廉洁从教”。坚持提升本领,按下教师育人素养提升“加速键”。学院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学比赛团队制、教学备课集体制、技能提升沙龙制等措施,有效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素养。学院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重大人才项目教学名师1人,中央“马工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
坚持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上好思政课关键课程
学院把为全校学生上好思政课作为第一要务和立院之本,按照“八个相统一”要求,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巩固“网络+课堂”思政课教学改革成果,加大对“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成果推广力度,积极探索“网络、课堂、实践‘一体两翼’的思政课教学”集体行动的江苏方案。学院坚持思政课“供给”和学生“需求”相匹配原则,打造“示范课堂”“名师课堂”“特色课堂”,让优秀课程可以复制推广;坚持“科研—教学—学科”的科学循环;坚持“问题意识”,思政课聚集焦点、难点、热点、疑点,构建思政课教学的逻辑体系和现实回应。
构建“思政大课堂”育人模式。打造“身边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紧密结合,开发红色教学案例,开展红色文化现场教学,深化思政课育人效果。学院在完成《雨花英烈精神》编写出版的基础上,推进“雨花英烈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网络和宣讲工作。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获批教育部全国思政课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创新中心、教育部全国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思政课教学改革经验被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推广。
党建引领 教育联动
——打造“红旗宣讲团”理论宣讲育人模式
学院发挥专业优势,立足红色资源背景,依托名师导师团队,多年打造学子“红旗宣讲团”引擎品牌,探索出了一条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的人才培育新路径、新机制,形成党建引领、教育联动、资源互享、精准思政的育人新格局。搭建育人平台,激活培育动能。学院组建校内外专家导师团,依托“课堂+课外”“教学+助学+自学”培育模式,对宣讲成员进行高质量辅导。依托校地合作平台,与社区、企业及社会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了百余场实践活动,绘制“高校—社会”育人同心圆。构建育人机制,深化运行结构。针对团队建设,建立活动库、人才库、资源库和社会化开放平台、校地合作平台、宣传共享平台的“三库三平台”运行模式。打造育人品牌,实现红色驱动。宣讲团开展“双百双进”主题实践,组织“百名书记助理进玄武”“百场理论宣讲进基层”,形成“党建引领”与“人才培育”同向发力、互融共进。
截至2022年底,“红旗宣讲团”累计宣讲250场,活动遍及151个社区及党群服务中心,宣讲时长共计10000余分钟,累计听众达9017人次,活动足迹遍及江苏、河南、四川、山西、山东等省市。项目成员中95%以上毕业生选择从事思想政治或党建相关工作,实践育人成效显著。
(作者:蒋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