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9日 星期三

    做紧跟时代的致富带头人

    讲述人: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郭家屯村 王自龙

    作者:本报记者 董城 通讯员 邹韵婕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9日 05版)

      【一线讲述】

      我出生在北京市平谷区的金海湖镇郭家屯村,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高中毕业后,村里的同龄人纷纷去外面“闯世界”,当服务员、开出租、包工程……我就琢磨着干点事业。

      2005年,我认识了一个给北京华联超市供货的朋友,我跟着他干,也成了一名供货商。别人都去市场上货,我却反着来卖北京平谷当地的水果。哪片地的什么水果好吃,什么时间成熟,我都门儿清。那时候,马坊二街的草莓、镇罗营的蜜梨、樊各庄的苹果、刘家店的桃、峪口的桑葚等,我都“搬”到超市售卖。

      做超市供货的这几年,让我收获很大。我不仅拥有了一辆小面包车,而且找到了奋斗方向,农村是我的根,扎根农村发展农业就是我孜孜以求的事业。

      给超市供货收入很稳定,我却不安于现状。北京的土地寸土寸金,当时我就想,北京的农业应该是精品的、特色的、有创意的,不如尝试一下服务北京城市发展的现代农业。

      我积极响应政策,开始承包农地、建设大棚。2011年,我与本村300余户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流转土地210亩。2012年9月底,共建设完成76栋中高档温室,主要种植草莓、葡萄、大桃等。

      大棚落地,有了基地便有了根基,我的心也踏实了下来。在这十几年的农业创业路上,我凭借政策的东风,踏实干活,迎来丰收的好光景。目前,我种植的50棚红颜草莓,产量每年达15万斤;大桃分大棚和陆地两种,共种植大棚矮化密植大桃26棚,陆地桃100亩,共30000棵,种植的所有产品均获得有机认证。我们园区是当地最先使用人工打草机打草的,把打完的草当绿肥,还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多年的努力下,我成功转型成为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研发了草莓葡萄立体种植、草莓四垄高效栽培、大桃矮化密植技术、滴管微喷节水灌溉等7项新技术;带领村民引进新品种23个,其中黄油蟠桃获得媒体好评,受到消费者认可。基地也获得“平谷区蔬菜产业示范园”“北京市农民教育培训先进工作站”等荣誉。

      我对生我养我的家乡常怀感恩之心。园区不仅吸纳当地农民就业,而且带动周边300余农户实现增收200余万元。2022年我还被评为平谷区致富带头人。

      2021年10月,北京市政府与农业农村部签署《共同打造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合作框架协议》,部市合作共建农业中关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京郊大地上描绘。我愿为之尽自己的一份力,紧跟时代,着眼当下,在希望的田野上,铸就幸福产业。

      (本报记者董城、通讯员邹韵婕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