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16日电(记者杨舒)自然资源部日前集中公开通报2022年耕地保护督察发现的67个重大典型问题,以发挥警示作用,督促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依法依规管理保护耕地,督促各级相关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坚决整改纠正违法违规问题。对拖延整改或整改不实、弄虚作假应付的,将按照与纪检监察贯通协调工作机制要求移交移送。
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2022年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开展了耕地保护督察,在省级层面督察基础上,下沉到267个市、1624个县开展实地核查。督察发现,部分地方耕地保护意识仍不到位,一些市县党委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及有关部门监管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督察发现一批违法违规问题,此次通报的67个问题就是其中的重大典型。
具体包括: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超标准建设绿化带和绿色通道问题13个,如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组织推动顶风违法侵占耕地挖湖造景;地方党委政府及部门非法批地、违法征地以及主导推动违法占地、监督不力问题34个,如天津市蓟州区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对蓟州国际旅游度假村有限公司违法占用耕地建设蓄水池等监管不力;补充耕地数量不实、弄虚作假12个,如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部官乡等6乡(镇)郑沟村等8个片区土地整治项目补充耕地数量不实;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问题5个,如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正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违法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挖塘养鱼;督察发现问题整改不力、弄虚作假3个,如天津市东丽区政府落实整改主体责任不力,韩某违法占用耕地建设仓储物流园未整改。
通报要求,各地要深刻吸取教训,依法加快问题查处整改,确保对人对事处理到位;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零容忍”管住新增违法;进一步落实地方党委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依法依规管地用地,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体现“两个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