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下,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逐步建立了与文物资源大国相匹配、与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今年3月,“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激发了广大文物工作者学习技能、提升技能的积极性,也激励着各行各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当前,我国文物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情况如何?怎样提升文物技能人才在行业中的地位,让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蔚然成风?我们以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为观察窗口,带您走近新时代文物行业的“手艺人”,感受他们的精湛技艺和昂扬风貌。
在文物行业,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默默无闻、甘于寂寞,用一只只巧手、一双双慧眼,一颗颗匠心、一腔腔热忱,让无数破损残缺的文物重获新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物修复师。
3月25日至26日,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19名选手齐聚一堂,展开角逐。无论是迈进文物修复行业大门不久的“初生牛犊”,还是正当盛年、年富力强的“中流砥柱”,抑或数十年在修复领域深耕的前辈,一位位文物修复领域的“高手”,向世人诠释何为“工匠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1.秉承同一个信念
陶瓷文物修复师比赛项目现场,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裁判,在两天14个小时比赛期间,几乎是片刻未歇地在场地间转圈巡视。这位78岁的老人,是我国知名古陶瓷修复专家蒋道银。他从事陶瓷修复已经50多年了,经手修复的作品从良渚文化扁足陶鼎,到上海博物馆馆藏之宝明成化素三彩鸭熏,为中国古代陶瓷史拼上了无数块“拼图”。
“心要定,一件事情反复做、专心做,就不难了。只要下决心去研究它,办法总比困难多。”赛场上,他一面打分,一面给年轻人打气,“比赛的平台,也是教与学的机会,希望年轻人尽快赶上来接我们的班。”
正是因为从前辈身上感受到了一颗执着纯粹的匠心,被他们审慎、笃志、坚守的精神所感染,一批批年轻人义无反顾地接过了守护国家宝藏的接力棒。
与其他行业不同,文物修复行业的传承更多经由传统的师徒制完成。师傅不仅要教授技法,而且要将“择一业,终一生”“明心志,磨艺精”的精神代代相传。“手头上的技法,其实通过一步步学习都能掌握,精神上的传承更为重要。”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陶瓷文物修复师项目一等奖获得者杨玉洁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让人印象深刻的陶瓷修复师王五胜先生,就是她的师傅。“师傅身上那种低调平凡、谦虚谨慎的心态,对手艺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追求,更值得被传承下去。”她说。
甘肃龙腾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员工何秉华今年刚满24岁,是进入木作文物修复师决赛年龄最小的选手。家里四代人都是木匠,父亲做这行四十多年,是他的师傅。何秉华说:“一件事情想要做好,就得一心一意地钻研。修复文物,先要把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琢磨清楚、研究透,再把手艺一代代传下去。”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匠心”在一代代人心中扎根生长、赓续传承。
提起文物修复,很多人心目中都会浮现这样的画面:修复师伏案忙碌,一手拿着工具,一手托着文物,安静而惬意。
“其实,这是一件压力很大、极为辛苦的工作。”中国国家博物馆首席文保师、研究馆员,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金属组裁判长潘路说。且不说木作、泥瓦作、金属、陶瓷等门类修复时的粉尘、噪声、化学药剂对身体的影响,也不说为文物除尘时如履薄冰的紧张,更不说常常几十天只做一件事的枯燥,仅是长时间保持如同雕塑般的工作姿势,就足以让人抓狂。
“文物修复,没有一种信念、情怀和热爱,是难以坚持的。”潘路在文物保护行业工作了41年,对此深有体会。
2.追逐同一种目标
为文物祛病延年,让文物“复活”,是每位文物修复师心中的目标。为此,他们“中西医结合”,在掌握传统修复技艺的同时,关注最新的科技发展,不断尝试运用科技手段和高新材料。
比如,在检测分析方面,X射线CT技术探伤已成常规操作,还有激光拉曼光谱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光摄影、多光谱成像、X射线荧光面扫描成像、三维病害模型……这些非侵入分析检测技术正在文物修复领域日渐普及。正是运用这些现代科技手段“问诊”,才探查到了大量肉眼无法看到的“病情”,从而使修复人员可以对症下药。
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也是新材料、新技术推广的极佳平台。湖北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金属文物修复师项目裁判李玲介绍,参赛选手带来了很多新材料,比如材料学科里最先进的碳纤维材料,“其稳定性和耐久性跟文化遗产永久保存的理念非常契合”。00后陶瓷修复师仇佳雯表示自己收获颇丰,“同宿舍的选手给我推荐了很多新材料,我决定回去试验一番,更新我的材料和设备”。
“文物修复涉及化学、物理、生物甚至环境等方面的许多知识,要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实际上需要非常广博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潘路说。
3.担负同一种责任
人才断层、人员缺口大、人才流失多,这是困扰文物修复行业多年的问题。一方面,文物修复对人才的技术性要求高;另一方面,薪资待遇不高,招不来、留不住人才。
我国拥有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馆藏文物超过1亿件(套),急需大量高素质的文物修复师。2021年国务院关于文物工作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指出,文物机构队伍依然薄弱,“小马拉大车”现象突出。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表示,随着社会发展,文物工作对“技能”的要求也处于发展变化中,“这些年国家文物局加强与院校培养的深度结合,对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举办各类培训项目238个,培训人才约3.5万人次。2022年,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交叉学科门类下,新增“文物”专业学位。
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也开设了文物修复与保护相关专业,为文博事业培养了大批生力军。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伟浩说:“刚开始我们招生很难,还得靠大力宣传,但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于文物保护的重视,我们的招生年年爆满。”
本次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不少选手就是职业院校教师。他们心里时刻记挂着学生们——泥瓦作文物修复师项目参赛选手、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助教肖炳科借着机会和同行们交流,希望能够展开科研、实习等校企合作,为学生寻找就业机会。
2021年10月,文物行业首个职业技能标准《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将文物修复相关职业、相关专业的范围尽量放宽,让更多有能力的人员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并推动文物修复向社会开放,为文物修复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保障。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今后文物保护修复行业发展的方向,但也提出,目前“企业接触文物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对他们的专业培训非常重要,要在行业标准、规范的指导下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充分保障文物的安全性”。
除了人员缺口大,现有的文物修复师,部分还面临“重技术轻理论”的问题,动手实践能力强,理论修养不足。“做陶瓷修复,还要懂考古、懂鉴定、懂化学、懂美术、懂色彩,真正能成才的人不多。”蒋道银说。
“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探索文物工匠学历提升、职业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等做法,提升文物技能人才待遇、地位,让文物技能工作成为人人尊重、人人向往的职业。”罗静介绍。
(本报记者 李韵 王笑妃)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韵、王笑妃、张胜、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丰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