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使命,思政课则是实现这一使命的主渠道,高校应将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视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浓墨重彩的一笔。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自2011年4月成立以来,本着把思政课“建设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的建设目标,将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作为思政课质量提升工作的核心议题与价值诉求。学院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努力提升教师的供给能力、积极打造新媒体技术教学平台等方式,对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进行有益探索,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新思路。
牢固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
充分尊重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
学院深刻认识到,增强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是思政课开设的重要目标和价值指引,也是高校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德树人”等理念和思想贯彻落实的具体化表现。学院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为中心,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心理预期,激活大学生对自身需求的认知,在学习与实践中实现理论知识习得感、情感体验共鸣感、理想信念坚定感、行为习惯成就感。
以大学生理论知识的习得感为基础目标。理论知识的传授是思政课的必然功能,学院通过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增强思辨能力,建立起利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2年以来,学院各思政课系部打造了“爱在理工”演讲比赛、“党史我来讲”“社会调查报告大赛”“我读经典”等实践教学品牌活动,形成了“一课一品”的系列品牌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更锻炼了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思政课课程内容的感知、记忆、运用收获习得感,通过系统学习与练习筑牢理论学习的根基。
以大学生情感体验的共鸣感为动力目标。情感是大学生获得感的“催化剂”。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主要表现为能否对课程内容产生共鸣、与思政课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同频共振。学院高度重视人文关怀,不仅在课堂上大力营造“有温度”的思政课,更在课下关心大学生实际生活问题,用真心、真挚、真诚的情感影响和感召学生,将深厚的情怀贯穿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每位大学生的心坎上。情感体验的共鸣,让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内在动力,有效激发学习主动性,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以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坚定感为核心目标。学习系统深入的理论知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观念和坚强意志,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这是衡量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内容。学院注重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国家发展趋势,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通过加强思政教育,学院引导学生重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设定个人理想,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的宏伟事业中,让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学生自强自信的基石,激励学生更加奋发有为。
以大学生行为习惯的成就感为最终目标。学院开展的思政教育,以行为习惯养成的成就感作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最终目标,让获得感升华为理性自觉的实践行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深厚的积极情感、坚定的理想信念作用于实践行动中。学院系统规划、分阶段开设各类思政课程,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院深刻认识到,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要落脚到实践行为中来,以理论指导实践,用专业所学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在完成好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学院进一步推动学生在理论知识、情感体验、意志信念等方面的进步,引导学生将思政学习、思考及实践化作行为习惯,不断践行青年学子的历史使命。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供给能力
有效对接大学生实际需求
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完成思政课教学、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的供给能力直接作用于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内容。学院打造了一支专业思政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供给能力,有效对接大学生实际需求。
讲“理”,用理论启发学生。“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教师注重用“彻底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升大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得感。一方面,学院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背景和学术功底,深耕马列经典、提升科研素养,以真理的力量打动学生,以逻辑的力量震撼学生。另一方面,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多悟一分。学院思政课教师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理论观点深入开展研究,在学习强国等平台发表解读阐释文章20余篇,以对业务不懈的钻研提升了理论水平,有效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讲“情”,用情怀感召学生。学院以三个层次塑造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情怀。一是热爱国家,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将实现梦想的行动融入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实现“小我”与“大我”的有机统一。二是热爱职业,“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学院多措并举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激发潜在能力,引导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热爱学生,学院要求思政课教师培育爱、传播爱、激发爱,打造“有温度”的思政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凭借对道德的坚守、对事业的投入、对学生的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讲“生活”,用语言靠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占据“中心地位”,表达方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理论性、科学性知识的接收和接受。大学思政课更侧重于理论教育,往往较为晦涩难懂。学院思政课教师从“00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表达习惯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示例、新颖活泼的形式走入大学生心中,将抽象性理论转化为具体性阐释,以日常化、生活化、接地气的语言表达方式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获得大学生的喜爱。
善用新媒体新技术
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影响着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交流方式。学院将运用好新媒体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作为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突破口,依托新媒体技术推动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有效传播,提高教学实效,满足大学生“求新”的需求,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搭建大资源平台。武汉理工大学是全国首批六所依托易班网开展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网络平台建设的试点高校之一。学院为积极响应学校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求,大力加强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以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方便学生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学生通过各种维度自主选择教学资源内容,有效延长了大学生思政课的学习时间,丰富了内容选择,满足了大学生主体化和个性化需求,持续增强大学生思政课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驾驭新媒体技术。学院要求思政课教师与时俱进,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引导大学生适应“互联网+”学习方法。面对新媒体技术运用中存在的网络信息混杂、缺少规范、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缺失、学生出现自闭性学习现象等问题,思政课教师不断提升相应的引导与服务水平,帮助大学生合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会甄别有价值的信息,切实通过新媒体技术提升获得感。学院依托微信公众号推送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教育素材,“理音有你”微信公众号就是以武汉理工大学师生真实的“声音”为媒介,辅以文字、图片等素材,传播思想、弘扬美德、开展普法宣传,引发全校师生热烈反响,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思政课参与度和获得感。
(作者:王冉 邵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