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春季的宁夏平原,蛰伏一冬的土地“醒”了过来,田间到处是干劲十足的热闹场面。我们农场也忙得不得了,1.3万亩二期高标准农田建设刚刚动工,推土机、挖掘机都来了,一块块小条田被铺展摊平,变成了横平竖直的连片田。
前进农场属宁夏农垦集团,20世纪90年代初,农场土地陆续承包给职工种植。传统一家一户小农耕种下,田地零散、地力不同、灌溉设施不一,种植户一年到头在地里忙活,收益却很低。怎么改善?一时也没有好法子。
后来,政府提出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还要统一改造灌溉设施、推广智能机械化耕作。这意味着,分散经营的模式也要跟着变。大家的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思前想后总觉得吃了亏。于是,我把大家聚到一起,接连抛出几个问题:土地流转出去,省了一亩地三四百元的承包费,拿着稳定的流转费,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还能打工多挣一份钱,是不是增收的好路子?现有的种植方式,一亩地纯收入不到1000块,要是遇上旱涝年,一年辛苦全泡了汤,划算吗?掰开了、揉碎了,种植户们渐渐想通了。
改田、改土、改水,说干就干。五六十亩的小条田平整成500亩至2000亩的大格田,去除农沟、农渠和田埂,亩均新增耕地16%。3.6万亩的公管公种土地上,我们平整农渠130条,填筑农沟154条,直接增加土地面积4160亩。
以前,在传统“一渠一沟”灌排模式下,用水矛盾突出、土壤盐碱化、地表径流污染……问题一箩筐;现在,我们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建设蓄水池,安装自动化滴灌设施,定时定量为农作物精准补水施肥。特别是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亩均节水50%、节肥40%、增产15%,增收500元以上,还解决了盐碱化和水污染的问题。现代化科学种田,到底是不一样。
如今,我们有了更高追求:发展智慧农业,打造“无人农场”。装上了地理信息识别技术的无人驾驶拖拉机在田间地头“转身”“掉头”,灵活得像耕牛,农户们看了惊叹不已。原来,一家一户最多种五六十亩地,现在一个人一部手机,配套上智慧监测、无人驾驶等数字技术,管三千亩绰绰有余。挑上了科技的金扁担,咱农民再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今后,我们将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让每寸土地都丰收。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龙军、禹爱华、赵嘉伟、王建宏、张文攀、高建进、苏雁、李晓东、周洪双、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汤革新、杨云杰、邱春静、顾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