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08日 星期六

    行医,是爱的艺术

    ——追记“中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张金哲院士

    作者:本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08日 07版)

        张金哲在查看影像片。图片由北京儿童医院提供

        张金哲给患儿查体。图片由北京儿童医院提供

      他看门诊有自己的一套做法:接诊,患儿进来必起身相迎;手诊,必先洗手并搓热后再接触患儿皮肤;谈病情,用“三分钟艺术”告诉家长怎么回事、该怎么办;面对哭闹的孩子,也有变魔术的“绝活”。

      他,就是张金哲院士,被国外同行誉为“中国小儿外科之父”。在患儿和家长眼中,他是德高望重的医学泰斗,更是亲切有爱、风趣幽默的“宝藏爷爷”。

      他一生致力于小儿外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和预防工作,让中国小儿外科从零起步,至在国际小儿外科界占一席之地。从他肇始,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从一个科室到如今,拥有普外、急症、肿瘤、新生儿、泌尿、骨科、麻醉等十几个学科,形成医、教、研、防的成熟医学体系。

      去年年底,先生仙逝,但他的妙手仁心,高超的医德医术却令世人难忘。

      他年近百岁还坚持出诊,每周至少到医院上两天班,每天还能在室内自行车上骑行锻炼。鲐背之年,他仍才思敏捷,本报开办《请医生说说心里话》栏目,他颇关注并提笔抒怀,将文稿赠予光明日报,妙手所著,字字珠玑,令当时收到文稿的编辑,深为叹服。

      他从来是风采和魅力俱佳。让人觉得,他是一棵长青的松柏,永远矗立在儿科医学的山顶,永远散发旺盛的生命力。

      2020年,恰逢张金哲院士100岁寿辰,记者有幸目睹老人家的风采。

      老寿星不喜寿宴,只爱医学。百岁寿辰,他给全国小儿外科界拿出厚礼——修订再版的新书《张金哲小儿外科学》。那天,先生端坐,怀抱一顽皮稚儿,精神矍铄,言笑晏晏。

      他信奉周恩来总理的“知识要交给老百姓才是力量”,认为病人听懂、爱听就是好科普,出诊时经常从兜里拿出科普小纸条。谁能想到,着白大褂的慈祥大夫,还擅长变魔术!

      那天,他那捏惯手术刀的双手仍是灵巧不减,一阵上下翻飞,不知怎么,就变出哄孩子的小玩意,惹得祝寿的小朋友又惊奇又欢喜。

      这绝活,看似与“医”无关,实则渊源不浅。

      这是从医70多年,在门诊哄哭闹孩子,练出的绝技。他倡导医生和患者是交命的朋友,要“先交朋友再做手术”。近些年,张金哲一直倡导要“让妈妈参与临床诊疗”,提出“多哄少碰、多教少替”的医患沟通八字方针。他始终关注如何做到外科无痛、如何减轻肿瘤患儿的负担和痛苦。

      在他心里,跟患儿也要做朋友,理解他们,消除他们的恐惧,才能积极配合医生的诊疗,尽快康复。他最大的愿望是“将儿童医院打造成一个无痛、无恐的儿童健康乐园”。

      行医,是爱的艺术。他爱孩子们,孩子们也爱他。

      做了一辈子儿科医生,自1950年创建我国第一个小儿外科,张金哲执手术刀,为万余名儿童减轻病痛,他主导的医疗技术发明改进有50余项。2000年,他被授予国际小儿外科界最高奖项“丹尼斯·布朗”金奖。

      当时的颁奖词评价这位可敬的老人——“代表了13亿人口大国3000多儿外科医生作出了国际认可的技术水平成绩;所领导的小儿外科对世界有贡献,特别对发展中国家有特殊贡献。”

      他从医的传奇,要从1948年前后讲起。那时,新生儿皮下坏疽流行,传染性极强,死亡率几近100%。

      眼睁睁看着娇嫩的新生儿一病房一病房地死去,张金哲急得五内俱焚。他认为如能抢在发生大面积感染前,把患处切开放出脓血,或能救人于水火。这在患儿尸体上实验证实可行,但在“化脓未局限、未熟透,不准切”的传统医学禁忌面前,中西医老师们均不支持手术治疗。

      时年28岁的他,大胆在自己仅出生3天,不幸染上皮下坏疽的幼女身上,尝试当时并不被认可的治疗方式——切开患处,放出脓血。“我就那么一划,好了!”他后来回忆,已是轻描淡写。这一手术方式,让新生儿皮下坏疽的死亡率从几近100%,迅速下降到10%,后来又降到5%。

      他改良的“张氏钳”,用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术中,斜夹创面,等待伤口自行愈合,将国际上推崇的三次手术的方法降到只需一次,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张氏钳”自此蜚声国际。

      现在,国际上以“张金哲”命名的治疗方法,还有“张氏膜”“张氏瓣”等,这都是他那颗减轻患儿痛苦的医者仁心驱使下的创新之举。

      张金哲一生最喜人称他“张大夫”。从医70余载,他的每一件白大褂上,都写着“外科张金哲”五个字,好让家长患儿一眼就能看清。

      行医70余年,张金哲从未收过红包,还用自己的稿费成立了一个基金,有孩子治病钱不够,他就从基金里拿来凑。

      28年如一日,他利用周末,到天津儿童医院义务出诊,没拿过一分钱。他支持的是小儿外科事业,“要讲钱,谁也请不动我。”他这么说。

      2020年8月,临近张金哲百岁寿辰时,本报高级记者夏欣有机缘与老人面谈。“只见他皮鞋光洁,咖啡色竖条拉链外衣雅致合体,走路不用搀扶,思维、语速均无老态。”

      夏欣撰文记述:他笑言自己退步了,“‘十六字符瞬时记忆’标准,我自测也就剩六字符了。但我一直坚持锻炼,每天晚饭后在室内自行车上骑行5公里”。

      那时,老人家“伸出一个手掌,笑容明媚”。

      (本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