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04日 星期二

    上好国情教育必修课增进国家认同

    作者:尚红娟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04日 12版)

      【两岸听潮】

      近年来,越来越多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来内地(大陆)求学。“十三五”期间,内地高校共培养港澳台学生约4.5万人。港澳台青年的成长和发展不仅关系到这些地区的未来,也关系着国家发展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新时代,内地高校港澳台生的国情教育必修课需要进一步加深港澳台学生对内地(大陆)的认识,增进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增强其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

    国情教育是增进国家认同的重要载体

      国家认同感包括知识观念与情感评价两大部分,即人们对自己国家和人群的认知和相关看法,并涉及情感、情绪和评价等方面。国家认同感不是一个单因素的静态系统,而是随着个体的经验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增进内地高校港澳台学生的国家认同,需要加强知识和观念的教育,让他们充分了解国家的地理、文化、社会和历史方面的基本知识,认识内地(大陆)民众的国民性格和所处的国际环境,还要对能够代表与象征内地(大陆)的制度、语言、风俗、习惯、历史和传统及任务等有所认知,树立有着共同祖先、有血脉渊源关系的观念;需要加强情感的培养,让他们形成身份的认同以及对国家和民众的依恋、归属、保护的意识,并逐渐享有共同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国家融入感等社会情感。

      国情教育是港澳台青年学生认识了解中国国情、提升文化认同、增进国家认同、重塑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更多爱国爱港爱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力量的重要工作。国情教育是高校通过系统的课程教学安排,让港澳台学生充分认知内地(大陆)政治、经济、自然生态、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激发培养其爱国、强国、报国热情的教育。针对港澳台学生开展的国情教育,可以从知识观念和情感评价两个维度,基于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教学路径,对国情展开系统全面的教学,并从历史、现状与未来的时间脉络,加深他们对内地(大陆)的认识。

    构筑完整“中国史像”,增进历史文化认同

      针对港澳台学生开展的国情教育重在将知识内化为情感,实现价值转化,融入中国梦的实践,继而使之成为“一国两制”的推动者和践行者。通过国情教育的思想引领,使港澳台学生敞开心扉地了解、走进、融入内地(大陆),获得“一家亲”的归属感。国情教育需要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历史和发展放在中国史全历史过程中定位,从而在港澳台学生心中构筑一个完整的“中国史像”,增进对中国的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与国家认同。

      认同的建构所运用的资料来自历史、地理、生物、生产与再生产制度、集体记忆和个人意识等。通过国情教育课堂内外的学习和实践,能够让港澳台学生对历史抱持温情与敬意,重新认识中国历史的丰富意涵,重构历史意识与文化认同,从而形成新的集体记忆;使其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有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逐步增强制度认同与政治认同,从而更加深入了解内地(大陆)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对于今日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复杂问题和确定的伟大发展目标能有充分的理解,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使其能够将个人理想和信念内化践行于“一国两制”的探索中,逐步增强国家认同,融入祖国的稳定、统一和发展之中,为两岸四地的深度融合发挥使者和桥梁的积极作用。

    塑造新的共同历史记忆,共筑民族精神家园

      一是促进对内地(大陆)文化的选择。针对港澳台学生的日常管理,包括对校园文化的适应,高校要给予港澳台学生更多参与和选择的机会,同时,还可以扩大群际接触的积极效应,让两岸四地的学生在具体接触中不断熟悉,在现实的互动中增进对彼此身份和群体的认同。

      二是塑造新的共同历史记忆。认同最容易发生的领域就是社会价值和态度。受过更好教育的人更具有包容心。国情教育的课堂教学,理论性学习要由浅入深。基于对港澳台学生进入高校前的文史及相关学习情况,包括认知度、可接受度等的摸底,系统化地建构以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国情为模块,以中国共产党史、国史、成长成才、中国梦等为内涵,以知识获取、情感传递、实践体验、认同归属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课程专题要紧密联系港澳台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

      三是有效衔接港澳台学生的群体需求。港澳台学生对于自我的身份认同、对内地(大陆)的认识多是受后天的教育、环境、家庭等因素影响。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课程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特征,及其所在区域、高校、学科专业的特色。国情教育的理论知识学习可与当前澳门的“品德与公民”、香港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和台湾道德实践与公民意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知识体系上有所衔接、提升和回应。通过知识传授、情感传递、实践体验、参与发展等方式,让港澳台学生能够真正认识中国、读懂中国,构筑港澳台学生的民族精神家园。

      (作者:尚红娟,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台湾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