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傍晚,一场新编豫剧《握手言和》在山东济宁邹城市城区文化广场上演。故事围绕一对生意场上的好友因经济纠纷而反目成仇展开。在即将产生冲突时,人民调解员及时介入调解,最终二人重归于好。2023年,济宁市将“普法文艺惠演”列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确定市县两级围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案例,自编自演“以案说法”剧目,将“良法善治”搬上舞台送到群众家门口。
邹城市在探索新时代社会治理路径时,将普法、调解挺在最前面,以和风细雨、不厌其烦的态度,将矛盾消弭在萌芽状态,逐渐形成了“人和”调解品牌。
据介绍,邹城市还在法院、信访、公安等部门分别建立“诉调对接”“访调对接”“警调对接”工作室,推动建立商会、物业、家事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派驻专职人民调解员,变诉讼优先、信访优先为调解优先,变调解“单兵作战”为“集团会战”,最大限度地减少“民转访”“民转诉”案件。
统计显示,2022年,邹城市聚焦婚姻家庭、合同、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物业、医疗、损害赔偿7大领域法治需求,深入基层邻里,理清源头脉络,开展精准调解,用心用情化解纠纷、消弭矛盾,共排查矛盾纠纷1825起,调解成功率98.68%。
据了解,人口超百万的邹城市不断创新实施“民事民提、民事民商、民事民决、民事民评”工作法,严格按照济宁市制定的民意“5”来听法则,每月5日、15日、25日,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所有党员干部、工作人员下到自己联系的点位去普及法律知识,倾听民意、回应群众呼声。
沈家村张女士反映邻居王某在她家宅基地前栽树,自己与王某多次沟通,村委会协调、派出所处理均无果。之后,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组织调解人员登门开展工作,用民法典中有关“邻里权”的条文作解释,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劝和,王某当即表示把树伐掉。
邹城市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法治德治,形成“良法善治”,引导乡村群众积极投身遵纪守法、爱护公物、勤劳致富、济难帮困、邻里和睦、尊老爱幼等争创活动,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实施法治乡村建设,培养农村“法治带头人”609名,“法律明白人”1833名;秉承“一村一特色”理念,培养出一批“民生代办、听事日、和事堂”等村居治理品牌,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生活方式已初步养成。
截至去年年底,邹城已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个,省级11个,济宁市级431个。2022年,邹城市民生诉求事项办理办结率、满意率实现了双提升,其中群众满意率达98.56%,事项办结率连续4个月达100%。
邹城市还精准施策,为弱势群体提供无偿、精准、普惠的法律服务,扶弱济困彰显公平正义,去年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922件,结案1750件,接待法律咨询6000余人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3000万元。
来邹城务工的福建夫妻苏连华、苏小莉二人说起自己的工作生活经历,倍感欣慰。初来邹城打工的夫妻俩举目无亲,临到年关,工厂负责人以种种借口拒不支付工资。这时他们找到了邹城市法律援助中心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工作人员了解事情的原委后,特事特办,经过调解,夫妻俩当晚就拿到了自己的全部工资,顺利回家过年。
邹城市为进一步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建立劳动仲裁法律援助站和16个工会法律援助联系点,开通公布24小时线上咨询热线,对于务工人员维权等事项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审查、优先办理服务,全面保障务工群体合法权益。
邹城市还坚持开展为未成年人、妇女群体和老年人、残疾人“优质服务”法律保障活动,实施“未来家长”法治素养提升工程。截至目前,面向全国开讲“未来家长”法治素养家庭教育公益课,线上线下收听收看人数达136万。
2022年,邹城市治安、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15%,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7.6%;群众幸福指数、满意度连年攀升。今年,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吸引了68个超大规模项目来此落户。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丁永宏 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