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山河村里毫无“山河”。
2015年以前,位于水阳江畔的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养贤乡山河村是个专业渔民村,更是个典型的无山林、无水面、无土地“三无”空壳村。4个村民组124户324人,主要收入来源于天然捕捞和水产养殖,村级组织运作单一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公益事业建设完全依赖财政奖补资金。
“那时,村集体一毛钱收入都没有,连村部都没有,村干部开会只能‘打游击’,谁家方便在谁家开。”山河村党总支书记陈五顺说起当年的凄惶时频频摇头。他家兄弟姐妹8个,一家人挤在一条渔船上,父母一年风里雨里奔波,只能勉强糊口。“我母亲在船上烧饭时,手里总拿着一根棍子,防止我们在船上乱跑弄翻了饭锅。”陈五顺说。
水阳江是长江的支流,2015年,为保护长江生态,山河村的渔民洗脚上岸。拆解了渔船,既无土地又无山场的渔民,如何在岸上生活?怎样为山河村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山河”?
啥资源都没有,就“借鸡下蛋”。山河村以全区统筹城镇重点改革及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成立山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户户入社、人人持股。2015年,山河村承包乡属“五一场”水面,申报山河村生态青虾养殖基地扶贫项目,两年总投资101万元,对188亩生态青虾池进行改造升级,打造生态青虾养殖精品示范区,年获保底分红10万元,“荒水塘”变成了“聚宝盆”。2016年,又在宝圩、张埂村流转土地500余亩,改建生态青虾标准化养殖池。2017年,在宝圩村流转312.69亩,新建青虾养殖基地。2018年,山河村在张埂村流转土地192.56亩,建起第四个青虾养殖基地项目。2019年上半年,该项目通过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对外出租,预计年收益7万元。
2016年底,山河村实现村集体收入2万元。“那是我们第一次手上有了钱。”陈五顺的眼角闪着泪花。2022年,村集体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
此外,他们利用养贤乡政府楼顶空间和乡敬老院楼顶新建光伏发电项目,年收益约16.5万元。“我们还与9个兄弟村联合成立养贤乡集体经济股份有限公司,新建1.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对外出租,抱团发展。”陈五顺告诉记者,“这些‘无中生有’的产业,都是被逼出来的。”
2018年8月,山河村从项目收益款中提取17.17万元,首次向全村股民兑现红利,户均1385元。其中,最多的一户分得红利3213.6元。“今年是第五次分红,山河村是一个整体,改革的红利必须与大家分享。”陈五顺说。
62岁的齐菊兰正在家里准备午饭,三室一厅的楼房内收拾得干净整洁。1983年,她从附近的道德山村嫁到山河村,“那哪能叫村啊?没有几家在岸上有房子的,其实就是嫁到船上。”她告诉记者,她还算好的,“公婆家在岸上租了两间房子,算我们的婚房,没住几天,就到船上捕捞了。”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15年。“长江禁捕后,我家的船拆解后补偿了2.9万元,原来有三间旧房子,置换后只加了1万多块就换成了现在100多平的楼房。”齐菊兰告诉记者,4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她自己也身体不好,村里给她安排了保洁的公益性岗位,“每个月700块,加上400块的养老保险,生活不愁了。”
如今,齐菊兰的儿子和女儿都在外打工,她在家带孙子上村里的幼儿园。闲下来时,她就静静地站在窗前,看楼下广场上的村民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练习腰鼓。
2017年以来,村里建成了200多平方米的村老年活动中心,新建了村级卫生室和2000多平方米的健身广场;投入34万多元,完成了村部所在小区道路及绿化、亮化工程,还建成了山河村文化走廊。
一场春雨刚过,傍晚的山河村如同江南水墨画中的景点。村中心广场上,有人系着红绸挂着腰鼓热身锻炼,“再过一会儿,村里的腰鼓队、太极拳队还有广场舞队,都会在广场上操练起来,天天热闹得很。”陈五顺说。
“这算是咱们山河村有了自己的‘山河’吗?”记者问。
“算是吧。”陈五顺愣了一下,“山河村现在改名新河社区,只要我们加油干,肯定会有更新更美的山河。”
(本报记者 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