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也被称为柳琴书,是使用柳叶琴进行曲目伴奏的艺术形式。柳琴戏最早起源于清乾隆年间的山东临沂和枣庄两地,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2006年,柳琴戏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播与传承开始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如何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融媒体时代柳琴戏的多元化、精准、细致传播,让更多受众接触、接受并爱上柳琴戏艺术,成为当前保护、传承柳琴戏艺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始建于1941年的临沂大学(以下简称“学校”)是沂蒙革命老区的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植根琅琊文化沃土,以弘扬沂蒙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柳琴戏)传承基地为抓手,在柳琴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方面着力探索,创新开展融媒体时代柳琴戏艺术的数字化传播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构建了完善的具有比例优势和鲜明特色的柳琴戏传承发展体系。
坚定柳琴戏艺术传播理念
夯实柳琴戏艺术数字化传播的基础
新时代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了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包括柳琴戏在内的众多传统剧种的演出市场不断萎缩,并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之一,传承与保护柳琴戏艺术意义重大。学校正确认识柳琴戏艺术传承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向学生及社会各界宣传、介绍、弘扬柳琴戏这一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夯实柳琴戏艺术数字化传播的基础。以山东戏曲艺术重点研究基地为抓手,成立沂蒙文化艺术研究团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柳琴戏创作人才培养”等多个项目,召集国内众多柳琴戏方面的学者、创作人、民间艺人等,深挖柳琴戏的丰富内涵,出版临沂戏曲艺术家评传丛书等著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访调研,全方位了解柳琴戏艺术生存现状,积极为柳琴戏的数字化传播夯实基础。建设柳琴戏社团、柳琴戏剧社等多个学生艺术社团,建有柳琴戏传习所等,营造潜移默化的柳琴戏艺术学习氛围,大力开展柳琴戏的校园传承实践活动。
拓展柳琴戏艺术传播方式
创新柳琴戏艺术数字化传播的途径
虚拟现实、全息投影、3D虚拟技术等都是融媒体时代数字化传播的呈现形态。柳琴戏艺术的数字化传播是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能够有效解决柳琴戏保护与传承中的诸多问题,赋予这项非遗文化艺术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学校正视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的前提,巧妙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创新柳琴戏艺术数字化传播的方式,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也为柳琴戏的传承保护创造了新的机遇。建立原生态的电子资源语料库,使包括柳琴戏在内的临沂民俗文化等以文字、图像等形式凝固下来、保存下来,让传统艺术的传承更加“有声有色”。学校整合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渠道优势,建立校本舞蹈教育资源,突出学校在民族舞等领域的教学优势。整合互联网及信息技术资源,搭建传统音乐网络学习与展演平台,如移动多媒体平台上的柳琴戏表演等,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表演提供条件,激发学生学习柳琴戏的兴趣。青年表演艺术家以个性化视听语言与个性化创新表演展现柳琴戏艺术,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参与意识。
营造柳琴戏艺术传播氛围
优化柳琴戏艺术数字化传播的环境
柳琴戏艺术是山东鲁南地区特有的地方剧种,曾具有广泛又稳固的群众基础。但对于在融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群体而言,他们的文化选择机会多、兴趣爱好分布多元,对剧目单一、台词多且长的柳琴戏兴趣不高。学校多措并举宣传、推进柳琴戏的校园传承与社会普及,营造柳琴戏艺术数字化传播的环境。将柳琴戏引入学校美育季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柳琴戏进校园”等传统音乐校园演出,以美育人、以美润心,促进柳琴戏的校园传承和创新发展。扎实开展柳琴戏艺术普及讲解与交流演出,大力推动柳琴戏进高校、进中小学、进社区、进乡镇,有效辐射带动学生群体与基层群众了解柳琴戏、爱上柳琴戏,促进柳琴戏的传承。学校柳琴戏表演团队已在省内外演出超200场次,其中《枫叶红》《一个钱包》等5部原创作品深受好评。
培养柳琴戏艺术传播人才
汇聚柳琴戏艺术数字化传播的力量
对于柳琴戏艺术数字化传播而言,最关键的力量源泉是人才。应当坚定人才意识,加强柳琴戏艺术人才培养,着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强、专业水平高、传播推广能力优的柳琴戏艺术教育、表演队伍,解决当前柳琴戏艺术人才短缺的现实情况。学校不断强化柳琴戏课程建设与师资建设,大力汇聚柳琴戏艺术数字化传播的最大力量。联合临沂市、枣庄市两市的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协同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豫剧研究室,多方发力、共同打造柳琴戏的传承与育人机制,开展柳琴戏经典唱段、代表性剧目的传承,扎实培养柳琴戏表演艺术优秀人才。打造由资深教授、青年老师等组成的柳琴戏教学优秀专业师资团队,建设校“名家工作坊”,邀请柳琴戏戏曲名家、青年演员承担柳琴戏教学工作,面对面向学生介绍柳琴戏艺术相关知识的同时,传授经典曲目,让学生能够在工作坊里学习柳琴戏表演的“四功五法”等基本功。
(孙舒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