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扬州作协与高邮文联联办了一个读书班,就散文写作请有关学者做讲座,主题聚焦“散文的传统与新变”。这既好讲又不好讲。说它好讲,是因为散文这种文体由来已久,照本宣科并不难,但效果就很难说了。说它难讲,自古以来,“新变”都是一块硬骨头,再加上各人写作套路早已驾轻就熟,说改就改,哪有那么容易?有的人写了多年,难有起色,甚至有怀才不遇的愤懑和怨尤,总觉得编辑有眼无珠。这种“睡不着觉怪床歪”的现象为什么会存在?听了王尧老师的“散文课”,有豁然开朗之感:套路化写作始终在原地打转,没有“新变”是致命伤。
王尧是苏州大学教授,这次来高邮上“散文课”,从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的日记谈起。他阐明,梅先生的日记就是一篇篇散文。梅贻琦学的不是文科,但拥有深厚的国学根底,遣词造句规整优美,字里行间透露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家国情怀。王尧通过梅先生的日记告诉大家,散文不仅仅可以有风花雪月的小情调,也应该有关注现实的大格局;散文不仅有抒情散文,而且有日记、书信、申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散文能否写好,科学人文素养很重要,没有这些,散文就难有思想性与艺术性。
散文自有一种独特的书卷气,让人在美的享受中受到启示。要达到这种境界,没有童子功可不行,而这取决于读书的多少。写好散文,博览群书少不了。读书要读经典,千万不能不加选择,“抓到篮子里就是菜”,浪费宝贵时间。经典是经过历史检验而留存下来的文学精华,值得精读细悟,长期坚持,这样就会受到良好的学术训练。多问几个为什么,是难能可贵的问题意识。这样就可以抽丝剥茧探寻本质,置身事内沉浸体验,换位思考触发灵感。读书要知人论世,联系实际,细细体悟。多读书、读好书、活读书,才能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启迪思路,为写作备好扎实的基础。
“写作不是照相机。”这句话为许多勤奋的写作者指点迷津。一些人勤于写作,看到什么写什么,还以所谓的真实自鸣得意。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否则那就没有文学艺术可言了。文学真实从生活真实中来,融入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体验和发现,体现作者的美学观念和审美趣味,展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性化的表达技巧,更揭示生活本质的逻辑力量。这就要求作者学会比较,知道轻重,懂得取舍,写出新意,使人获得精神力量和美的享受。
文学既有批判的功能,又有教化的功能。文学批判假恶丑,追求真善美,终归是教化的功能。如何在散文写作中发挥教化的功能,值得深究。生活本就是锅碗瓢盆交响曲,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哪儿只有喜悦没有懊恼、悲伤的人?职场的故事、家庭的纠纷、成长的烦恼,求索的艰辛、失意的灰心、成功的喜悦,人世万象,千姿百态,构成一个世俗社会。在散文写作中作者的眼界、境界很重要,直接决定了散文写作的成败。是只看到一地鸡毛的无聊,还是发现努力改变的乐趣?是只看到艰难打拼的不易,还是汲取负重奋进的力量?怎么写是作者的自由,但想得到广泛认可,甚至产生一定影响,完全不是作者能够说了算的。作品是凝聚社会共识、鼓舞奋进,还是扩散消极情绪、消解顽强?作者得掂量掂量。靠卖惨煽情抓人眼球,获取流量,或许可以让自己红一阵子,但对于自己的写作实在于事无补,更不要说对公众的正面引导了。靠科学的认知,融入自己的感悟,从不如意的地方改起,在不成功的教训中醒悟,向不放弃的目标迈进,在说事明理、抒情状物中给人以奋斗的力量,这应是作者的价值取向。
文学为什么能在一定程度上被称为经天纬地的事业?就是因为它能产生催人奋进的力量。散文作者就应秉持善良的立场、求真的态度,见微知著发现美,浪里淘沙找到真,在世俗社会里凝聚起真善美的力量。散文写作时间一长,就能体会到,散文的写作实践是对世俗生活的慰藉。它让人们摆脱焦虑不安,勇毅前行,为人们追求美好提神鼓劲。
当下大多数人已不再满足那些风花雪月的小情调了,华丽的辞藻、煽情的表达,不能给人多少启迪和教益,人们渴望的散文是给人以希望、信心、温暖和境界的“大散文”。散文不是内容平淡、结构松散的文体,而是主题鲜明、随性散发的文体。聚焦时代,讴歌人民,服务社会,推动进步,是散文作者应有的立场。
(作者:李广春,系扬州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