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部火炬中心2022年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评价结果中,合肥高新区在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居第七名,较上一年上升一位,并且连续九年稳居全国十强。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科大硅谷”核心区建设,向着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目标奋力前行。
高质量发展再获突破
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合肥高新区各项指标相对位次有所提升,园区在研发平台建设、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国际人才聚集等方面表现突出。
2022年,合肥高新区以全市1%的土地,创造了全市约11%的GDP;税收收入占合肥市24.6%,较上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全年利润总额188亿元,占全市43%;亩均工业增加值和税收位居全国高新区第七和第五。2022年,合肥高新区新增工业百亿企业4家,新增工业10亿以上企业15家;新增上市公司3家,高新股份成功发行全省首单公募REITs,募资近16亿元。另外,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国家高企、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数量在全国开发区中名列前茅,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474件,居国家高新区前列。
全力打造“科大硅谷”核心区
2022年,安徽省政府印发《“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以中国科大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为纽带,汇聚世界创新力量,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示范工程,成为全国科技体制创新的标杆。
“科大硅谷”总占地12331亩,先期规划建设的“一核两园一镇”功能承载区中,“科大硅谷”核心区、“科大硅谷”高新园、“讯飞小镇”均位于合肥高新区,共占地11094亩,占总面积近9成。自启动建设以来,合肥高新区以“厚植创新生态,感召五洲英才”为使命,实施空间载体建设工程、创新研发机构建设工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创新人才集聚工程、科技金融示范工程、“科大硅谷”发展保障工程“六大工程”,全力推动“科大硅谷”建设。
“科大硅谷”核心区二期开园三期开工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近日在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安创谷科技园举行。合肥光电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等9家科创平台项目代表,中科博特等9家中国科大赋权项目代表,以及9家创新型企业和基金项目代表,分别进行了集中签约,为合肥高新区加快“科大硅谷”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按照方案,到2025年,“科大硅谷”将汇聚中国科大和国内外高校院所校友等各类优秀人才超10万名;形成多层次基金体系,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集聚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创服务机构等超1万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50家以上。
高能级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合肥高新区肥沃的创新土壤,是“科大硅谷”崛起的基础。
近年来,高能级创新资源不断加速向合肥高新区聚集。合肥量子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院、数据空间研究院,“天都”深空探测实验室,江淮前沿技术中心、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广中心等一批国字号平台落地,让合肥高新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密度进一步提升。而在企业创新方面,合肥高新区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的企业共计77家,仅次于北京中关村,位居全国第二位。
高能级的创新生态体系,催生了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2022年,国仪量子推出世界上首台分辨率达到2.5纳米的商用可量产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本源量子全球首创量子芯片激光退火仪,若森智能车载相控阵卫星互联网终端……如今,合肥高新区几乎每月都会有国家重大专项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发布成果,每周都会有科技型企业发布创新产品,每天都有一家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司设立。
开拓未来产业新赛道
2022年,合肥高新区也加快塑造新赛道新优势,构建以量子科技为核心,未来能源、空天信息、未来生命健康为重点的未来产业体系。2022年11月,合肥高新区成功获批科技部与教育部联合主导的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培育单位。2023年2月,国内量子技术领军企业启科量子的合肥总部基地项目落户高新区,区内量子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核心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截至目前,量子产业链集聚企业47家,其中核心企业24家,居全国首位;从业人员超2000人,占全国三分之一;拥有国字号平台5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9个,已培育出国盾量子、国仪量子、本源量子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此外,“中国安全谷”正式落地,成功获国家首批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而高新区光伏产业也在2022年实现20%以上增长。
未来,合肥高新区将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以建设未来产业创新改革试验区为核心,实施八大“领先行动”,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量子中心”,实现从国内领跑到世界领先的宏伟蓝图。
(王震 项磊)
数据来源:合肥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