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看两会】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一名一线技术人员,我感到由衷自豪。报告列举的“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等创新成果,我都有幸参与其中。
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是一名钳工。30多年里,我与工友们天天同各种创新设备打交道,在生产、组装工艺方面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如今,在这个博士扎堆的研究院,各种尖端设备的设计图纸能不能落到实处,都会叫我去看一看。
“中国制造”金字名片的打造,离不开广大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创造。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羲和”逐日,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科技成就、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成功完成,离不开众多技师们一丝不苟、执着创新的工作。
对技能的尊重、对工匠精神的推崇,是我日益感受到的社会风尚之变。以往,经济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发展通道狭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技能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直面问题、破解难题,出台多项改革举措,让广大技能人才拥有了更多获得感、自豪感、幸福感,我们的“技能饭碗”不仅端得稳,还吃得香。
“大国工匠,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2021年6月29日,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专注焊工岗位50多年的艾爱国说的这番话,语重心长、情真意切,激励了广大技术工人,鼓舞着我们在平凡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2022年3月,人社部出台《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健全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体系,形成“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进一步拓宽技能工人发展晋升通道,打破成长的“天花板”。2022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新时代技能人才一再迎来政策利好,高技能工作日益成为“金饭碗”。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基本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技能大军正在形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技能支撑。
行而不辍,万里可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日益壮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大军必将意气风发,助推“中国号”巨轮在世界科技竞争洪流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本报记者罗旭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