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22日 星期三

    京津冀海关协同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作者:本报记者 刘 茜 陈建强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22日 04版)

      日前,一批单晶硅片自天津口岸进口,并顺利运往北京。

      这批单晶硅片的进口商是中芯京城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当天下午1点,这批货物到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海关监管仓库,麻烦的是,硅片是超高洁净度产品,货物包装有两层,内层为真空薄膜、外层为铝箔,内外层之间充氮气实现正压保护,如果接受海关查验,可能导致灰尘污染、产品受损。

      京津两地海关迅速响应,按照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一体化布控查验模式,对该企业转目的地海关实施检查的申请进行综合风险评估,第一时间将天津口岸的查验作业迁移至目的地北京海关。下午5点,天津海关收到消息,允许这批货值260余万元的单晶硅片由北京亦庄海关派员下厂至无尘超净车间实施现场查验。

      跨关区的查验协作模式,是京津冀地区海关间业务协同的一个缩影。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产业密集。在实施口岸查验过程中,和中芯京城公司类似,很多企业进口的高精密度设备仪器和加工产品对开拆环境要求高,而口岸一线现场环境难以满足检查要求。京津冀三地海关创新开展特殊货物跨直属海关的一体化检查作业模式,实现进出口货物应查尽查、快查快放,加速货物跨关区流转,对真空包装集成电路、平板制造等精密仪器设备,和低温疫苗、胰岛素等不宜在口岸开拆检查的特殊货物,根据企业需求适时调整到北京、河北等目的地海关进行检查,强化进出境口岸、申报地及目的地海关间联系配合,保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确保货物快速验放。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走过的第9个年头。9年来,京津冀三地海关着力通关监管业务协同,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2022年,京津冀地区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5万亿元关口,在2021年高速增长26.4%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高于全国外贸增速6个百分点,四个季度同比增速均保持两位数以上,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天津是京津冀地区的海上门户。为了让创新措施更好服务京津冀外贸企业,天津海关和北京、河北两地海关深化协作,保障京津冀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完善和优化协同保障机制和支持措施,不断扩大一体化检查、两段准入等创新模式应用规模。

      与此同时,天津海运口岸首创的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业务模式也已规模化应用,正在京津冀地区联合推广。目前,在天津港开展集装箱进出口业务的京冀两地企业中,已有六成企业参与船边直提改革,船边直提集装箱量占北京市、河北省企业自天津口岸进口总量的23%。

      (本报记者 刘 茜 陈建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