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探秘⑬】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到的“胶菜”,其实指的是产自山东青岛胶州一带的大白菜,当地人称之“胶白”。
“河两岸的土是沙性的,松软透气含钾高,特别适合‘胶白’生长。”从菜田边撮起一把土,胶州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炳美向记者讲解,胶州大白菜已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以帮薄棵硕、叶卷如束、纤维细嫩、汁白如乳等特点而驰名中外。
白菜,古时称“菘”,因营养丰富而号称“蔬菜之王”。据《本草纲目》记载:“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名菘。今谓之白菜,其色表白也”“(茎叶)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消食下气,治瘴气,止热气嗽”。
“翠叶中饱白玉肪,严冬冰雪亦甘香。园官不用夸安肃,风味依稀似故乡。”清末胶州籍史学家柯劭忞写的这首《种胶州大白菜》,便是“胶白”深受大众喜爱的证明。陈毅元帅亦在诗中赞美:“伟哉胶菜青,千里美良田。”
如今的胶州大白菜已实现生态种植、抱团发展、订单销售,目前胶州共有会员认证的大白菜基地76家6800余亩。统一包装、统一标识且每棵菜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已带动全市6万亩大白菜的种植,年产值达14.6亿元。
(本报记者 刘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