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16日 星期四

    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基本摸清

    作者:本报记者 姚亚奇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16日 10版)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2月15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调查情况。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表示:“此次普查调查共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目前正在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

    全面获取6大类23种灾害致灾要素数据

      郑国光介绍,本次调查的任务是,全面获取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6大类23种灾害致灾要素数据,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产业、资源和环境等6大类27种承灾体数据,政府、社会、基层家庭等3大类16种综合减灾能力数据,1978年以来年度灾害和1949年以来重大灾害事件调查数据,以及重点灾害隐患调查数据。

      在重点行业领域,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获取了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数据以及80多万处市政设施数据。林草行业完成11万多个森林和草原可燃物样地调查,检测实验室样品近80万份。自然资源地质行业开展了2081个县(区、市)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掌握了全国28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数据。

      此外,应急管理行业协同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等行业获取了70多万个公共服务设施、近15万个危化企业(含加油加气站)、3万多座非煤矿山(含尾矿库)和煤矿等承灾体信息,450万条综合减灾能力数据,230多万条年度历史自然灾害数据。

      郑国光表示,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地区抗灾能力,为全面做好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地方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和技术队伍,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防灾减灾的良好社会氛围。

    全面摸清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家底”

      乡村一直是我国自然灾害防治的薄弱环节。这次普查调查针对乡村地区自然灾害风险特点,重点开展了三方面调查:一是覆盖乡村致灾要素及人口、房屋、桥梁、道路等重要承灾体调查;二是乡镇、社区综合减灾能力调查;三是以家庭为单元抽样调查群众灾害风险意识、自救互救能力等情况。

      “目前,基本摸清乡村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和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司长陈胜说。

      在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实现了对全国范围内各类房屋建筑的摸底调查。

      “通过这次普查,我们第一次全面摸清了我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家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曲琦介绍,我国第一次形成了反映房屋建筑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的海量数据;城乡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

      交通运输行业普查调查了全国528万公里的路网线路、桥梁、隧道、高边坡,还有全国1.5万余公里三级以上的内河航道和所有的沿海万吨级及以上泊位、内河千吨级及以上泊位,在公路、水路行业实现了全覆盖。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春耕表示:“我们采集了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属性信息434万条,调查出影响公路水路的自然灾害风险点22万余处;形成了一套交通运输行业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图,建成了一个交通运输行业自然灾害数据库,全面掌握了公路、水路设施属性数据信息以及自然灾害风险信息。”

    围绕实际需求探索开展普查成果应用

      当前,调查工作主体任务已全面完成,下一步将如何充分利用调查成果,为自然灾害的防治提供决策支持?

      陈胜表示,将着力做好数据库建设和管理运行。目前,国家层面普查基础数据库已具雏形,还将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建立数据库常态更新和运行维护机制,安全稳妥扩大数据库共建共享共用,形成内容完整、责权明确、持续运行的数据库运行模式,为普查成果应用转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我国还将着力深化拓展普查成果运用。陈胜表示,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和各地各部门实际需求探索开展普查成果应用,形成国家级成果运用示范案例,充分发挥普查成果对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支撑作用。

      (本报记者 姚亚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