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8日 星期三

    塞尔维亚:匈塞铁路带来大变化

    作者:本报记者 赵嘉政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8日 12版)

      匈塞铁路连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是中国和中东欧合作的旗舰项目,也是“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之一。临近春节,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建设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中塞两国建设者们为早日实现全线通车的新年心愿挥洒着汗水。

      1月14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来到匈塞铁路诺维萨德至苏博蒂察段工地视察,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陈波陪同。塞尔维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交通建设和基础设施部长等塞方官员也参加了活动。

      武契奇在观看了现场的展板以及中国高铁列车的介绍短片后表示,非常感谢中塞两国建设者们昼夜不停尽一切努力加快匈塞铁路建设。他说,得益于中方提出的合作设想,高铁建设已经成为塞尔维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对推动塞尔维亚北部地区发展、沿线旅游开发和招商引资非常重要。“诺维萨德至塞匈边境苏博蒂察段建设完毕后,从塞尔维亚首都到边境将只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而在以前要四个多小时。”武契奇说,希望中塞双方共同努力,取得更多合作成果,同时也预祝全体中国人民新春快乐。

      陈波表示,匈塞铁路无论对塞尔维亚发展还是加强亚欧互联互通都具有重要意义,很高兴看到诺苏段建设进展顺利。中国企业拥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铁路建设技术和丰富经验,相信他们将继续坚持质量至上的精神,在塞尔维亚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下,早日顺利完成项目建设。

      匈塞铁路的塞尔维亚段由中国铁路国际和中交集团联营体共同承建,塞境内部分全长183公里,设计最高时速200公里。其中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至塞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段已经在2022年3月19日正式开通运营,目前正在建设的诺维萨德至苏博蒂察段全长108公里,全线所有车站、桥梁涵洞、路基、通信信号系统、电力系统等均由中国企业建设,目前施工设计、重点物资储备、管线迁改等工作都在顺利推进。

      “中国企业在匈塞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项目总经理周鑫向记者介绍,2020年以来,部分项目管理团队和工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对项目的推进有不小的影响。但企业总部在疫情之初就从国内送来大量防疫物资,再加上塞方积极配合,并采取了中方建议的防疫手段,使疫情对项目推进的影响降到了最低。而诺苏段铁路从2022年7月开始建设以来,正逢俄乌冲突紧张局势不断加剧,铁路建设所需的原材料价格以及能源价格都大幅上升。但是中方企业坚决保质保量进行施工建设,通过更换供应商,积极调动中国国内资源等方式,减少成本上升压力。

      此外,铁路的建设除了沿途拆迁问题外,很重要的一个步骤是要对铁路沿线的所有土地进行考古调研,即在铺设铁轨之前必须保证铁路所经土地下没有文物。项目推进过程中考古进度相对有些缓慢,不过近期在武契奇总统的大力支持下,塞方有关文化部门也积极配合,加快了考古勘察的进度。“虽然临近中国春节,但中方企业员工将坚守岗位,继续加快建设进度,保证这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两国合作项目按时完成。”周鑫说。

      前来参加活动的一名当地媒体记者表示,他本人就是乘坐高铁来诺维萨德参加此次活动的。他说,高铁的开通大大方便了首都和诺维萨德的交通,使得一部分人的“双城生活”更加便捷,同时也缓解了两个城市之间高速公路经常拥堵的现象。从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段高铁已经获得欧盟铁路项目TSI符合性认证证书,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建设的这段高铁完全符合欧盟标准。据塞尔维亚铁路部门统计,高铁开通后已经有220万人次乘坐该段高铁,其中不乏很多来塞旅游的外国人。该段高铁最快的班次仅需33分钟,而原来这段铁路的运行时间为90至120分钟。

      在铁路工地边上的一个小咖啡馆里,当地民众告诉记者,高铁的开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一位老人说,他儿子原来在诺维萨德周边的小镇上工作,经常需要去首都办事,开车油费加上高速费来回一趟大约需要20欧元。自从去年高铁开通以后,他儿子就喜欢坐高铁了,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来回车票只需要8欧元。还有一位当地导游表示,高铁开通后,明显感觉到来诺市的外国游客增多了。以前来诺市需要打车或乘坐慢车,让一部分游客打消了念头,但是现在半个小时的高铁让更多游客愿意到诺市来看一看。

      临走时,当得知记者来自中国媒体机构时,咖啡馆的老板兴奋地说,这几年中国企业在塞尔维亚建了桥、修了路,开办了大量的工厂,当地民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过得好。他相信,中塞合作会让塞尔维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因此支持塞政府积极与中国开展合作。

      (本报贝尔格莱德1月17日电 本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 赵嘉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