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
两组数字放在一起,让我们颇为震撼——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3.76亿人,相当于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常住在非户籍地。同时,据交通运输部估计,2023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将达20.95亿人次。结合来看,流动人口的巨量存在的确是春运庞大流量的人口基础,但仔细想来,这并不是其充分条件。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春运这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短时间激增最快、周期性最为明显的“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
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春节。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作后丰收的喜悦,也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春节是合家团圆、辞旧迎新的重要日子,全家欢聚一堂,吃“团年饭”;各家给尊长拜年,与亲友互致祝福。一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道出了年俗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阐释了春运背后简单而又深厚的文化缘由。
春节期间的各种民俗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年俗是一种相沿成习的历史文化传承,许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汇聚至年俗之中。因此,春节被称之为“历史之节”“文化之节”和“百科之节”并不为过。从这种意义上讲,年俗的传承就是对群体智慧结晶的传承。
此外,年俗还具有精神维系功能。年俗反映着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创造的精神面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贮藏库。年俗跨越时空,已成为世界各地华侨认同自己心理归属的重要标识,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心理联系。可见,传承和保护年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广义地说,中国春节文化属于中国文化范畴,理应是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重点观照的对象。然而,目前所见的一些著述,多为大众类知识读物,全面深入细致的学理性论述相对较少,令人遗憾。也许正如东汉应劭辑录的《风俗通义》中所说,画犬马最难,因旦暮在人之前。年俗由于发生在身边,反而难以引起注意并被深入刻画。但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类学者、民俗学者,迎难而上,正将研究镜头聚焦于中华年俗。
青年研究年俗,既是传承年俗的实践,也是一场自我发现之旅。青年学者们对年俗的研究没有停留在资料收集、分类分析上,更重要的是,他们能运用青年时段极具创造力和活力的眼睛来洞察年俗文化的精神内核,为年俗文化的传承、年俗知识的普及夯实了基础。青年学者们研究年俗,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有学者所说的“人类学最激励人的特征”——一个自我发现的生命旅程。在研究年俗的过程中,青年学者们将对年俗文化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更加了解自己从哪里来、去往何处,并在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中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我们也应看到,年俗文化是社会的、集体的。传承和保护年俗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实践起来。同时,年俗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凝固体,它具有变化性和多样性,而青年朋友们正是年俗具体内容新旧交替、发展变化的关键创新力量,我们对此应该抱以鼓励和包容的心态。我们相信,随着年俗文化研究的深入、年俗知识的宣传普及、更多青年朋友们对保护和传承年俗文化的重视,古老的春节将继续焕发出代代流传的强大生命力。
(作者:段成荣、黄凡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