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7日 星期二

    党组织领导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

    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作者:郅庭瑾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7日 15版)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昌德城社区党员和建国路小学学生共同绘制党徽。曹建雄摄/光明图片

        河南省灵宝市教体局开展“躬行‘三贴近’下沉做校长”主题教育活动,在“下沉一线”集中观摩推进会上,该市中小学200余位正副校长晒出自己的听课笔记、教案等资料供与会人员参观。刘晓伟摄/光明图片

      【思想汇】

      我国自1985年试点实施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对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与三十多年前相比,中小学校育人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迫切需要转换学校治理的逻辑。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我们要深度理解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将这一制度的优势转化为学校治理的效能,推动基础教育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1.从三个维度理解其内涵

      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可以从三个维度理解。

      第一个维度:这是严密高效的党的组织体系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延伸。在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党的领导贯穿各领域各层级,取得了国家治理的显著成效,体现出显著的制度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为主轴,基层和行业领域普遍设有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等党的基层组织,党员作为执政党人格化的体现,在各层级各领域各行业中以自身为载体,将党的组织意志和价值追求贯注到各自的职业角色和工作场景之中。由此,党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整套组织网络。学校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治理单元,是“党政军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体系建设中,党的领导在政治方向、制度建构、政策部署等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基础教育领域中党的基层组织是有效的动员和组织工具,需要充分认识并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动员、组织、利益聚合与协调等方面的多重政治功能,确保基础教育领域一切工作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进行。

      第二个维度:这是党的组织形态对基础教育治理效能的提升。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通过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集中,形成了民主基础上的领导权威性、高度的内聚力、巨大的动员力和强大的行动力,以此保证党的意志和指令得到有效实施和执行;网络化的组织嵌入方式,既有权限和职能分明的层级设置,又有广泛的组织网络,实现了党对全社会各领域的全面领导。就基础教育治理而言,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涉及多领域、多部门的复杂改革局面,政府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合作已经成为常态。但由于各个部门的规章制度有各自的逻辑和规则,有时跨部门合作会遇到瓶颈或阻滞。笔者调研发现,编制、职称和工资是基础教育领域广大校长和教师最为关注的三项政策,它们的改革均涉及复杂的政府跨部门合作。在教育改革发展任务复杂艰巨、跨部门合作面临困境的背景下,必须依靠党的领导,以党的最高权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才能有效开展跨部门合作,把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高度的治理效能。

      第三个维度:这是党政统筹的治理结构对传统基础教育治理的超越。在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不断变革与创新激发并释放传统治理模式的治理动能。常规管理大多是日常性或程序性事务,目的在于维护政策运转及制度合规。党领导下的党政统筹治理,能够有效克服常规管理的不足与弊端,以某一特定治理事项为中心,将治理任务及相应资源精准指向特定的治理主体,甚至直接调集相关的机构、职位和人员,极大地避免了目标置换和信息遗失导致的效率损失。以义务教育“双减”政策为例,党的全面领导与高位统筹避免了传统管理惯性常常导致的传导迟滞和治理失灵,在破除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长期存在且日益加重的顽瘴痼疾方面,发挥了巨大效应,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

    2.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正确理解党组织领导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后,关键在于如何将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学校治理的效能。

      首先,要明确学校治理中的党政关系,确定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党政功能职责分工。党组织突出政治功能,发挥集体领导作用,通过政治统领、思想引领,对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各项决策、遴选和使用干部、行使督察责任等学校治理的重大决策议程进行有效领导;党政联席会议要成为党组织领导与决策执行的衔接载体,充分协商凝聚共识,学校领导班子在党组织领导下举行党政联席会议,对“三重一大”事项进行集体讨论,明确责任归属,形成合力,保证工作有序运行;同时要发挥党组织的监督责任,通过完善制度,纠正政治作风和业务方面的偏差问题。

      其次,建立完善统一的组织领导体制,党组织领导和校长负责合理分解目标责任。学校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能够担当时代大任的优秀人才,这是涉及全校各项工作的系统工程。构建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全体师生参与、家校社协同的全方位育人体系,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不论是从提高办学质量的角度,还是从更高质量培养人才的角度,都应坚持育人为本、问题导向,党政统筹、多主体参与、多部门协同的学校治理架构。可以根据基础教育学校的不同学段、规模、基础和传统,采用党组织成员与学校行政交叉任职,或书记与校长职务一肩挑等形式,以高效衔接,更好发挥党的全面领导下的统揽作用。

      最后,确保党的组织在学校治理中有效协同各方。实现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涉及学校与政府、家庭、社区、师生、家长等各主体和各领域的协同协作,需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各相关主体必须紧密合作、协调一致。否则,就会出现制度功效相互抵消的现象。发挥党组织协调学校治理相关各方的作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谋划推进:一是党的领导有效覆盖各个领域,包括思政、德育、课程、教学、教研、队伍建设和社团活动等,不能留下任何一个死角;二是党管方向,集中精力主抓涉及学校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问题;三是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发挥思想引领、资源统筹、力量整合的作用,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党组织的政治领导能力、思想引领能力和组织建设能力。

      (作者:郅庭瑾,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