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立以来,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始终以继承传统艺术经典、阐发经典艺术为己任,积极推动书画艺术传播,用书画艺术之美浸润师生心灵。近年来,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在艺术实践与理论教学中坚持文化自信,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图开创观照人文精神和当代现实的书画艺术教育新面貌。学校充分贯彻《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扩大艺术文化服务的社会参与面,提供方式多样、角度新颖、内容系统、品味高雅的艺术文化服务供给,并将中国书画艺术教育融入其中,充分运用百年老校的人文积淀与多学科优势,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高社会文化服务质量、促进社会审美普及和传播中的重要功能,切实提升全民审美素养,积极为社会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充分发挥书画艺术实践社会服务功能
艺术康养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理康养的创新康养手段,采用艺术作为媒介,通过艺术实践再造生活体验,整合人们对个体精神、现实生活及周遭世界的感受和理解。研究院深刻认识到中国书画艺术在康养领域的作用,通过书画艺术创作帮助参与者开拓视野、拓展人际交往空间、缓解精神压力,特别针对老年群体和需要特殊教育支持的人群,积极探索书画艺术实践在社会文化服务中的新应用。
建校以来,南开大学始终坚持推动和发展高校艺术教育与美育工作。南开大学图书馆举办“书香作伴 梦想启航”系列活动,选取了14幅名画和14首唐诗,邀请退休职工与在校师生一起丹青吟咏赏析名画,品读唐诗佳作,通过鉴赏唐诗与欣赏名画、书法作品的形式,带领参观者走进诗中境、诗中性、诗中人,领悟中国诗书画之美,让参观者通过艺术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目前,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联合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书画传承基地,与多所高校和社会文化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社会功能,将艺术美育和艺术疗愈融入“公能日新”的校训精神之中,为南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高校注入新的活力。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发挥自身优势资源推进书画艺术的传播,为建设文化强国、教育强国贡献了一份力量,也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教育资源支撑。
积极探索书画艺术美育康养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多,老年群体的文化结构也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经济基础和丰富阅历的老年群体拥有保持继续教育的意愿,希望精神生活愈发多元和丰富。针对这一情况,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积极探索书画艺术美育在康养中的新应用,以有别于传统养老模式的“艺术康养”帮助老年群体满足精神诉求和个人志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天津自清末以来便是书画重镇,凭借与北京画坛的良好互动被称为“京津画派”。南开大学在时代浪潮中始终扎根群众,挖掘地方优势文化资源,积极探索通过文化浸润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提升文化素养的更多可行。借古开今,在当代艺术思潮蓬勃发展的今天,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致力于传承、弘扬中国书画艺术,发挥其陶冶情操的作用。近年来,研究院成功获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书画传承基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宝贵的经验,先后举办了“南开·百年风华: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书画传承基地作品展”等面向公众的中国书画展览。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及中国书画传承基地在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坚持探索书画艺术教育与美育的新理念、新模式,提出了系统化、实用化的中国书画教学方案,通过与各界组织、机构的密切合作,逐步解决实际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力求在普及中国经典书画艺术的同时,将当代书画艺术教育新模式与“艺术康养”结合起来,为老年群体打造愉快、健康、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氛围。
大力拓展书画艺术文化浸润功能
百余年来,南开大学为中国书画艺术界培养了众多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开展书画艺术普及工作,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艺术与美学研究院沿袭这一传统,大力拓展书画艺术的文化浸润功能,让社会各界人士学习和了解传统书画艺术,为提高人民群众文化修养、提升身心健康水平作出贡献。
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及中国书画传承基地以助力文化繁荣发展为宗旨,面向社会广泛开设中国书画创作及艺术浸润通识课程,将优质教学资源引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参与者可以在学院专业课程中深入了解和学习书画艺术,在社团、工作坊或社区、社会服务机构的丰富活动中理解中国书画艺术的奥义,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承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文化之基”贡献力量。在2022年南开大学“师生同行”社会实践活动中,南开大学书画协会组织实践团队远赴甘肃省庄浪县韩店镇东门村,以当地群众兴趣爱好为导向,依托专业优势开设免费兴趣班,课程设计以“五育融合”为特色,涵盖传统诗歌、传统美术等多个领域,采取“主讲+助教”模式,让参与者在传习书画艺术的过程中体悟中华文化之“精、气、神”,在文化之“涵泳”中实现自我精神价值追求,收获了良好的反响。
(作者:蒯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