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很可能是一个让亚洲各国更加怀念过去的年份,但对未来的希望并未消退。
自冷战结束以来,亚洲绝大多数国家都经历了一段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黄金时期。提到亚洲,人们想到的早已不再是冷战中两大阵营角逐的前线,而是推动全球发展的最强引擎和未来世界经济的中心。
然而,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风高浪急乃至惊涛骇浪,亚洲日益无法独善其身,大国竞争加剧的阴影已经越发浓厚地投射到这片拥有无限希望的土地上。所幸的是,亚洲国家间的合作依然强韧,以团结促发展的愿望依然强烈,这将推动亚洲继续向前。
拉长的危机阴影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考虑的并非止战促和,而是竭力将对抗从东欧扩散到东亚。美国先是鼓动亚洲盟国在乌克兰危机中选边站队、加入对俄制裁,破坏亚洲的区域合作,随后又致力于将乌克兰危机与台湾问题联系起来,煽动“中国威胁论”。上台不久的日本岸田文雄政权更是在美国的推动下,借危机实现了对西方的“一边倒”,一边在防卫政策上大步突破将军费控制在GDP百分之一的吉田主义,一边在欧亚各国鼓吹“乌克兰的今天就是东亚的明天”,渲染危机气氛。
在稍稍稳住乌克兰战线、重新树立起在亚欧“两线作战”的信心后,拜登政府5月起开始在亚洲密集展开行动。最引人关注的包括在华盛顿召开美国-东盟特别峰会,开展对韩国和日本的正式访问,在东京召开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线下峰会,推出旨在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印太经济框架”以及邀请日韩澳新四个亚太盟友赴马德里参加北约峰会。拜登政府试图通过这些手段增强其所谓的“盟伴”体系,建立起在安全和经济上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平行框架。在安全上,其明火执仗,公然将中国称为威胁;在经济上,由于地区国家的反感和担忧,美国往往不会公开将中国挂在嘴边,但其居心昭然若揭。
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无疑是美国加紧推动对华战略竞争,在东亚人为制造危机和紧张形势的阶段性高潮。面对中国的正当反制,美国反倒拉拢日澳两国发表所谓联合声明,指责中国“反应过度”。此后,即使中美之间的各类合作受到严重冲击,华盛顿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改弦易辙的姿态,而是选择继续掏空“一个中国”政策。美国反华势力加紧在国会推动所谓“台湾政策法案”,一面推动“法理台独”,一面切实增强台当局以武拒统的能力,其中很多内容已经在《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得到通过。
2022年,美国在亚洲推行的是越发图穷匕见的对华极限竞争政策,展现出不惮于制造和升级危机的危险冲动。以台湾问题为核心,美国在亚洲推行全方位的“冲突”政策,严重削弱了整个亚洲大陆的安全水平。这包括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煽动韩国采取对朝敌视政策,放任朝鲜核问题、导弹问题和半岛对抗问题的不断恶化,鼓动印度在对俄和对华政策上采取强硬政策,破坏俄印、中印关系的稳定。美国更是竭尽所能、妄图将年底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峰会由团结的合作导向型会议转变为分裂的对抗导向型会议,不断以乌克兰危机为幌子破坏会议气氛。
时至今日,即使是最乐观的亚洲国家也能明显看到大国竞争加剧所投下的危机阴影,这些阴影已经产生了很多对区域和平与发展的无谓消耗。更糟糕的是,由于美国始终在加速推行对华战略竞争,上述阴影还在拉长。
持续的不确定性考验
2022年是一个让亚洲各国继续面临“复杂增压”考验的年份。自从美国发起对华贸易战,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头就开始遭遇不确定性的考验。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并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后,亚洲国家有着优秀的表现,维持住了相对更快的发展势头和更稳定的社会秩序。然而,伴随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全球范围的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开始显现,欧美国家深陷高通胀之后开始实施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双重危机叠加欧美政策转向使得亚洲各国本已紧绷的发展态势开始承受空前的复杂压力。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22年亚太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已经从2021年的6.5%下降到2022年的4.0%。虽然这一数字在世界各地区的横向比较中依然不低,但是发展速度的放缓仍然不可避免地释放出一些动荡势能。2022年1月,中亚地区体量最大、政局向来较为稳定的哈萨克斯坦发生大规模骚乱。这场骚乱背后虽然有着复杂的原因,但是民众在经济困难时期对能源价格上升的不满是重要导火索。骚乱最后以集安组织派出维和部队、哈萨克斯坦政府重新稳定住政局而收场,但是仍然产生了不小震动。
如果说哈萨克斯坦只是在短期内陷入不安,那么斯里兰卡则是亚洲国家因承受多重压力而在2022年陷入困境的一个缩影。由于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和能源危机,斯里兰卡的外汇储备很快耗尽,国内经济很早就陷入了巨大的困难中。这催生了斯里兰卡国内广泛的抗议活动,并发展为严重的政治对抗和政治暴力。7月,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宣布辞职,这标志着斯里兰卡政治危机的高潮。目前,斯里兰卡新政府仍未与国际社会就解决债务问题达成共识,其经济困境和社会动荡仍在持续。斯里兰卡的困境绝非偶然,其邻国孟加拉国同样面临相似的问题。2022年下半年以来,因不满遭遇停电和燃料价格上涨,孟加拉国不断发生反政府抗议活动。12月,反对党发起的针对哈西娜领导的人民联盟政府的抗议更是达到2009年后者执政以来的顶峰。
气候变化和传统安全问题的发酵加剧了一些亚洲国家的动荡。2022年6月以来,巴基斯坦遭遇严重的持续洪涝灾害,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这使得原本较为脆弱的巴基斯坦经济更加岌岌可危,不少国际机构都怀疑巴基斯坦很可能将是下一个陷入危机的新兴经济体。巴基斯坦经济形势的恶化使其国内极端势力有所抬头,包括所谓“俾路支解放军”在内的恐怖主义、分离主义势力加强了活动,制造了一系列血腥犯罪活动。这又反过来加剧了巴基斯坦所面临的经济困难。在阿富汗,美西方仍然拒绝承认塔利班政权,并于2022年2月冻结了阿富汗政府的海外资产,此举损害了阿富汗的经济重建和民族和解进程。“伊斯兰国”仍然在阿境内招兵买马,不断制造恐怖袭击,使得阿富汗局势难以好转。2022年9月,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继纳卡战争之后再度发生军事冲突,造成近百人死亡;同一时期,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也发生了边境冲突。一时间,乌克兰危机是否会刺激冲突向欧亚和中亚其他地区国家“溢出”引人关注。
亚洲国家的动荡加剧是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社会矛盾复杂积聚的缩影,是各国社会持续受各类危机侵害的自然反应。即使是在一些相对稳定的亚洲国家,比如日本,也发生了安倍遇刺身亡这样的冲击性事件。当前,亚洲国家积聚的动荡势能仍处在令人不安的释放过程中。
强韧的团结希望
虽然亚洲各国在2022年目睹了危机的抬头和动荡的蔓延,但是和平与发展的力量依然强大,各国以团结促发展的希望依然强韧。2022年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获得了十个缔约国的批准而宣告生效,标志着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开始发挥功能,也是对2018年以来以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为标志的逆全球化浪潮的一次重大反击。在拜登政府出于自身的狭隘政治和国家利益,推行所谓“服务于中产阶级的外交政策”,拒绝继续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当下,RCEP的生效同样意味着美国在亚太地区试图推进的经济阵营化不得人心,地区一体化仍然有其自身的强大动力。
除了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外,亚洲各国也在设法增强政治与安全合作。10月,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了第六次峰会,坚持增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的主旨原则,在乌克兰危机的背景下继续推进以团结求和平,分别吸收科威特和欧亚经济委员会为新的成员国和伙伴组织。同期在阿斯塔纳召开的“中亚-俄罗斯峰会”也重申了中亚各国与俄保持合作,决定继续增强经贸、人文和安全领域的一体化。11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召开,吸引了全球目光。上合组织推进接受伊朗为成员国的进程,启动了白俄罗斯的加入程序,吸收巴林、马尔代夫、阿联酋、科威特、缅甸为对话伙伴,使得上合组织进一步突破了传统的地理范围限制,日益成为亚洲所有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平台,高扬起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谐共处、互学互鉴的旗帜。11月底,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如期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此前,轮值主席国印尼坚决顶住了美西方的压力,邀请俄罗斯代表参会,维护了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团结。峰会以“共同复苏、强劲复苏”为主题,坚持以发展问题为主要讨论议题,并在粮食及能源安全合作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此次由亚洲国家主办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艰难时期维护了各国的团结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增强了各国的集体身份认同,缓和了乌克兰危机对国际发展与合作的不利影响。
在双边层面,亚洲国家的发展合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就取得不少新成就。2022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与印尼总统佐科共同视频观摩了雅万高铁的试验运行,这也是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铁。12月,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首都万象的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一周年,这条全长1000多公里的国际铁路有助于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也是拉动老挝乃至整个东南亚发展的旗舰项目。此外,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孟加拉国卡纳普里河底隧道以及老挝南欧江水电站等一大批重要的双边基础设施合作也实现了收获。与此同时,新一批合作还在加速推进。8月,中方在与到访的尼泊尔代表会谈时表示,支持尼方开展对跨喜马拉雅山铁路的可行性研究,并于年内派专家赴尼勘探。中尼铁路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的建设,增强区域发展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年中,韩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一大批亚洲国家实现了权力的平稳交接,美国等外部势力希望看到这些国家转向反华政策,但是这种转变没有发生。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间的广泛合作依然强韧,和平的力量在危机和动荡之中也变得更加团结,这也正是亚洲和世界继续发展、国际社会保持和平与稳定的希望所在。
(作者:肖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