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1日 星期三

    【新闻随笔】一声问候何以感人至深

    作者:赵志疆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1日 02版)

      【新闻随笔】

      最近一段时间,人们的社交关键词“阳了吗”逐渐被“有药吗”代替。随着奥密克戎感染者不断增多,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已经超出了敦亲睦邻的范畴,上升为一种同舟共济的高度。

      据媒体报道,河南郑州,李先生点了外卖,取餐时让小哥放远点,怕自己感冒传染给对方,小哥却暖心询问“有药吗”,并祝他早日康复。作为一个郑州人,看到这样的“暖新闻”,心里倍感温暖。依托于强大的“后援团”,个人的“疼痛阈值”也大大提高了,这种心理上的慰藉,也是一种神奇的“药效”。

      相比起熟人社会中的关怀,社会中的援助更令人肃然起敬。武汉药店老板王璟将刚刚到货、价值千元的46盒退烧药拆分成小份,免费送给有需要的市民,1小时内帮助了近200人应急。无独有偶,在商丘市梁园区惠康医药超市,有许多市民纷纷上门领取退烧药,该店已免费发放退烧药1000多粒。人尽其力、药尽其用,这些授人玫瑰的善举中流露着推己及人的真挚情感,内含着关爱互助的深沉情怀。

      面对持续增多的感染者,人们很容易陷入焦虑和不安。心理上的“无援”往往比物理空间上的“孤立”更可怕。甚至,正是因为“无援”的存在,才使人产生被“孤立”的痛觉。正因为如此,每一次公共事件的发生,都不失为对社会公共责任意识的检验。疫情三年,这样的温暖与感动时常萦绕在我们身边:物资供应紧张的时候,大家共享瓜果蔬菜;感染高峰来临,大家分享发热药物;一声声互通有无的关怀与问候,令人感觉温暖而熨帖。关心别人,因为我们自己也渴望被关心;帮助别人,因为我们自己也需要被帮助。这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朴素共情,就是文明社会不断进步的一个标志。

      少数人付出很多,很可贵;多数人都乐于付出一点点,更重要。每一件暖心的小事,终将汇入时间的河流;每一个生动的人物,最终都会汇聚成时代的面容。后疫情时代,那些闪亮的人和事是一笔笔值得永久珍藏的宝贵财富,我们都在温暖与感动中书写着新的未来。

      (作者:赵志疆,系媒体评论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