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⑭】
12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就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保障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中医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回答了媒体提问。
全面加强医疗资源准备
当前,疫情防控措施不断调整优化,公众非常关心我国的重症救治能力和医疗资源储备。
“做好医疗资源的准备,可以说是我们做好下一阶段医疗服务工作的先手棋和关键棋。”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目前,全国重症医学床位总数为13.81万张,其中三级医疗机构重症医学床位为10.65万张。重症医学床位接近10张/10万人的水平。重症医学的医师总数是8.05万人,“可转换ICU”储备医师10.6万人,重症专业的护士22万人,另有“可转换ICU”护士17.77万人。
为更好满足和适应下一阶段医疗服务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印发了相关文件,指导各地加强医疗资源的准备和建设。
在发热门诊建设方面,二级以上医院都要开设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具备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配备充足力量,尽最大可能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在加强定点医院医疗资源准备方面,要准备重症床位,提高综合诊疗能力,设置血液透析中心、分娩室、儿科等;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提升定点医院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要以地市为单位,按照城市的人口规模,把方舱医院升级改造成亚定点医院。”焦雅辉说,所谓亚定点医院,就是在方舱医院的基础上,使其具备一定的治疗功能,要按照其床位10%的比例来改造监护床位。
焦雅辉说,各地要把二级医院重症监护科和重症监护病房按照标准进行改造,作为三级医院重症资源的重要补充。同时,要加强三级医疗机构重症资源的扩容和改造。
“十条优化措施出台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门又陆续作出工作部署,强调优化就医流程,发挥医联体作用,也对发热患者就诊、居家隔离治疗,以及老年人、孕产妇和儿童健康服务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说,要加强发热门诊设置,鼓励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线上咨询诊疗;开展好健康监测,对重点人群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为群众做好医疗服务保障。
优化流程方便患者就医
在进一步优化措施发布后,如何更好地完善就医流程,使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满足他们的医疗服务需求?
焦雅辉表示,冬季本身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建议公众按照分级诊疗流程就诊。发热病人如果家里有常用备药,就尽可能在家用药治疗。如果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发热门诊或发热诊室,尽量选择到基层社区中心就诊,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开药问题,也可以保障自身安全。“到医院就诊,交叉感染的风险还要增高。所以,这是我们一个最重要的提醒。”
焦雅辉说,通过流程优化和调整,下一阶段所有医疗机构都要接诊核酸阳性患者,所有医疗机构不能以核酸阴性、阳性结果区分接诊患者,应完全出于医疗需要。国家卫生健康委已要求医疗机构做好准备,所有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主诉收治患者,患者自身也可以根据自己病情需要选择就诊医疗机构。
“关于急诊这一块,我们一直在强调不能以核酸检测的结果作为是否接诊的先决条件。”焦雅辉说,如果有核酸阴性的证明,那么直接进入急诊接受相应的医疗服务。如果没有相应阴性核酸证明,急诊要求进入缓冲区,不影响、不延误医疗急救服务。在提供急救服务的同时,要进行抗原或者核酸检测,“对于发热门诊,我们要求凡是发热、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要尽快用抗原检测。抗原检测以后,根据疾病的情况,绝大多数开具相应的处方,患者拿了药之后,建议能够尽快返家,进行居家治疗。”
当前,群众对发热门诊的情况反映较多,部分发热门诊没有开放,开放的发热门诊排队较长。
对此,焦雅辉说,为更好满足和适应社会需求,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现在开始,所有发热患者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不需要通过居委会或者街道,或者社区来协助联系,可以直接自行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也不需要乘坐120救护车。”焦雅辉说,“我们提倡,就诊的时候要点对点直接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尽量少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过程当中传播的风险。”
焦雅辉表示,对于发热门诊问题比较严重的地方,国家有关部门已下发督办函,要求当地立即进行整改,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将马上派出督导组赴各地进行督导检查。如果有责任不落实问题,还要建议当地进行追责和问责。
焦雅辉呼吁,一方面,各地要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通过科学防护,减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和感染风险。另外,也要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健康监测以及疫苗接种的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确保服务广大群众、服务广大患者的医务人员作为主力军队伍的稳定性和战斗力。无论是医方还是患方,大家应该互相多沟通、多理解、多包容。
更好发挥中医药优势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已经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中医药是疫情防控‘中国方案’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贾忠武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的核心病机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抓住核心病机,围绕证候演变规律,早期进行治疗,全程深度参加疾病救治和疫情防控。
“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及中西结合救治的效果是显著的,特别是能够显著改善新冠肺炎患者发热、咽喉疼痛、咳嗽、乏力等症状,在缩短核酸转阴时间等方面具有优势。”刘清泉说,同时,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抑制病毒入侵和复制、调节免疫反应等相关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相关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陆续发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及时总结中医药疗效,优化救治方案,指导临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介绍,按照西医原则,医生主要是给予抗病毒治疗、抗凝治疗、氧疗、呼吸支持等,对于病情严重的,还要给予更高级的生命支持治疗,包括俯卧位通气;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针对胃肠功能障碍的,运用通腑泄热之法;针对高热现象,运用清热解毒开窍之法;针对循环功能障碍的,运用益气之法等。
(本报北京12月9日电 本报记者 张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