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张蕾)“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最重要的标志性预期成果就是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正在谈判中的‘框架’是为2030年前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谋定方向的总体性、战略性纲领文件,它将着眼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以‘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向恢复之路’为方向,在总结以往生物多样性全球目标制订和执行的经验基础上,凝聚各缔约方和利益攸关方的合力,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提供新的政治引领,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以全面实现公约目标。”28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线上月度例行发布会上,该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周国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
周国梅介绍,中国自担任COP15主席国以来,全面履职尽责,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沟通协调,发挥主席国的领导力和协调力,积极推动“框架”磋商谈判的进程。截至目前,中方已组织召开38次COP15的主席团会议,并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一道,先后在日内瓦、内罗毕等地主持召开4次“框架”工作组会议,为推动“框架”磋商作出重要努力。
据悉,经过4轮工作组会议的谈判磋商,“框架”目前取得了积极进展,结构及核心表述已经基本成型。谈判磋商期间,各方求同存异,对议题有了充分交流和认识;对于仍存在挑战性议题的下一步走向也进行充分交流,为最终形成能为各方接受的解决方案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