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20日 星期日

    青春之岛,与自然共生

    作者: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朱楠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20日 10版)

        城阳区胶州湾海洋公园里,成群的红嘴巨鸥和灰斑鸻、宾鹬等候鸟在水面穿行。王海滨摄

        李沧区象耳山公园,昔日的荒山变身城市“绿肺”,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张鹰摄

        从城市西部海岸线遥望郁郁葱葱的太平山。于风亮摄

        老城区小红楼美术馆的秋天。孟繁荣摄

        夕阳下的青岛湾。于风亮摄

        信号山是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城市风貌的典型代表,山林掩映下的青岛迎宾馆美得像童话故事里的城堡。 吕建军摄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美,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可能是最独特的那一个。

      从空中俯瞰青岛,碧海倚青山,7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曲折逶迤,造就了其群峰耸峙、山峦起伏的独特地貌。崂山、浮山、太平山、大珠山、藏马山、老虎山……大大小小的山头公园绵亘不断,犹如一粒粒珍珠,星罗棋布在城市的坐标里,成为“天然氧吧”,让这座城市有了与自然共生的底色与底气。

      山、海、岛、湾、城,浑然一体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是青岛独有的生态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如何利用好生态优势,让其最大限度利民惠民成为青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破题之举。

      从2022年开始,青岛发起了公园城市建设攻坚行动,推进“12131”系统工程:构建1个城市绿道网络、建设200处公园绿地、打造100条林荫廊道、推进300处立体绿化、实施1项生态绿化工程。建设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舒适、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公园化城市,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城市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在公园城市建设中,一方面,青岛注重突出历史特色、文化特色、主题特色,注重对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最大限度保留和复壮山上原有植被群落,形成“一山一策,一园一景”;另一方面,注重以人为本,在自然中植入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设施,寻求生态与惠民的最大公约数,让闲适市井生活与良好生态环境相得益彰。

      目前,青岛公园城市建设攻坚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浮山公园25公里绿道已完成67%,太平山绿道主环线年底前即将贯通;60个山头公园全面开工,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治;同时,在已完成的350个口袋公园基础上,今年将再增建口袋公园50个。整个城市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让市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诗和远方”。

      与绿色发展相适应,青岛还制定了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持续推进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打造兼具历史文化风情和活力时尚元素的特色街区。同时,将新经济、新业态融入老城更新改造,吸引年轻人回流,让生态资源雄厚的老城区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这是我可爱的家,名字叫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永恒的符号……”就像这首歌所唱的,拥有130多年现代城市发展史的青岛正是一座青春之岛,她聚山海形胜,汇中西之长,在迈向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征程上,与大自然一起“拔节生长”。

      (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朱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