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安徽好人”张春明:

    “我就是再困难,也不能贪图这样的便宜”

    作者:本报记者 常河 本报通讯员 张凯培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6日 10版)

      他是一名出租车驾驶员,面对乘客遗落的13万元现金,毫不犹豫地选择冒雨送还;他是一名温情苦难的父亲,因捐肾救子负债累累,始终将“信义”二字牢记心间。

      47岁的张春明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肖口镇田庄村村民,是一名中共党员。由于家境贫寒,1991年,年仅17岁的张春明初中毕业,与亲友一起前往北京打工。

      因为没有文化,张春明只能到快餐店当服务员。在餐馆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凭着勤劳能干、机灵敏捷,张春明成了快餐店的分店店长,攒下了50余万元存款。

      有了“第一桶金”,张春明与弟弟合伙,开始收购与出售铅产品。后来生意遭遇危机,张春明积蓄赔进去不说,还欠债30余万元。

      “不能就这样算了,得想办法把债务还上。”2009年,张春明带着妻子到浙江温州打工,成为当地一名普通的“的哥”。

      在温州安顿下来后,张春明和妻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住处的墙上写清楚每一笔欠款:债主叫啥,欠款多少,以及联系方式。

      此后,还账就成为夫妻俩的生活目标。为了更多挣钱、更少花钱,张春明总是每天天不亮便出门跑出租。妻子也找到了一份保洁工作。两人生活费最低时,一个月只有不到1000元。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度过,夫妻俩一点一滴积攒,攒够一个债主的钱,就立即联系把钱还上,然后在墙上划去一笔欠款。

      2012年,夫妻俩终于还清全部外债。那一夜,重负已释的二人抱头痛哭。“几年来我从没有如此轻松过,还清了欠款心里舒坦。”张春明说。

      舒心的日子没有几天,命运再次与张春明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2020年底,张春明的儿子张宇突然被诊断出患有尿毒症。医生告诉家属,必须换肾才有希望治好。

      只要有一点点希望,就一定要去试一试。与儿子配型成功后,张春明决定给儿子捐肾,并在安徽省立医院完成了手术。

      欣喜之余,新增的数万元债务让张春明感到了不小的压力,要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争取早点把债务还完。于是,出院不久的张春明,只身再返温州当回了“的哥”。

      2021年9月7日,张春明一如往常,驾车在温州的大街小巷接送乘客。17时许,张春明忽然发现副驾驶脚踏处遗落了一个黑色塑料袋。打开一看,里边居然有整整齐齐13捆百元大钞,“开出租车12年,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这么多钱弄丢,失主肯定急坏了!”

      “我曾听到一名女乘客讲电话,她应该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说的是公司里的劳动仲裁以及员工工资的事情。”张春明回忆说。

      不久,丢了钱的乘客通过支付车费的微信联系上了张春明。张春明交班后,立即打车赶往乘客所在的仙岩工业区,将13万元送还乘客。

      开了十几年出租车,张春明时常会碰到乘客将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遗落在车上,“我就是再困难,也不能贪图这样的便宜。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始终坚持的家风。往后再有这样的事儿,我还是会这样做!”张春明说。

      张春明因讲信义重然诺,先后获评“阜阳好人”“安徽好人”。

      (本报记者 常河 本报通讯员 张凯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