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通11月14日电(记者苏雁 见习记者李健)11月13日,第七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在江苏南通举办。本届发展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破解长江经济带存在的发展不均衡、不协调问题,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论坛开幕式上,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发布《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以2021年长江经济带沿江11省市110个城市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从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总指数及协调度、均衡度和融合度等3个维度对长江经济带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
《报告》显示,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但区域差异仍然较大,梯度分布较为明显。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总指数与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基本保持一致,即呈现出下游高、中上游偏低的空间格局特征。与去年同期相比,指数上升的城市有56个,占比为50.9%;下降的城市有45个,占比为40.9%;持平的城市有9个,占比为8.2%。总体呈现出“下游保持稳定、中游发力前行、上游略有下滑”的变化趋势。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认为:“《报告》为各界研究破解长江经济带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该指数的发布有利于指导长江经济带各城市明确主攻方向和重点,推动城市间协调发展,加快形成紧密互动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同体,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晓东指出,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作为自然资源、经济社会条件都比较优越的区域,如何在大保护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接下来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方向。
《报告》还从坚持协调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均衡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坚持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4个方面为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提出了建议。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表示:“未来,我们将定期推出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以更直观的数据展示该地区协调发展状况,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自2015年起,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已连续举办六届,得到学界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本届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社科院以及长江沿线省(市)社科院、高等院校和澳门城市大学的专家学者相聚云端,为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