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一深刻论断,是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新的历史阶段、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历史以及各国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大部署,并从九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全面落实这些要求,关键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现代化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持续推进工业化进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迈向高水平的发展;现代化的“中国式”,就是摒弃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走高质量发展新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切实增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巩固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高质量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不断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高质量发展是党的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经济发展理念不断与时俱进、丰富创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党的二十大把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些重要论断均为党的经济发展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理念既一脉相承,又内在统一。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还有不少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供给体系质量仍存在提高空间,资源要素投入消耗较大,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还未完全形成。如果不破解这些难题,将影响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乃至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优化生产函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握好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等工作着力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然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就要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在高质量发展中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就要大幅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提高自主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必然要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通过高质量发展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大力提高种子等农业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则要求以坚实的物质保障为基础,以高质量的发展成果为前提。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总之,我们要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通过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迈上新的台阶。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跃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万元增加到3.51万元。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在新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升级化等新趋势。顺应这些趋势,必然要求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谱写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奋力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更光明的前景,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作者:朱柏成,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副校〔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