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名士之乡、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涉农类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学校高度重视新时代德育工作,积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于2012年率先提出并创建了“志愿者之校”,拉开了浙江学校志愿服务工作大幕。
十年来,学校不断守正创新,积极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将思想政治教育春风化雨般融入学生实践,凝练构建了独具农商特色的“12345+X”“志愿者之校”建设工作体系,学生志愿者注册率达99%,志愿服务总时数达60万小时,有效打通了立德树人“最后一公里”。学校志愿服务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多次受到职业教育专家的点赞和省市级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志愿者之校”服务集体获得“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集体”荣誉称号,集体和个人在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中荣获省市级奖项累计100余项。
拓展志愿服务渠道,构建实践育人体系
紧扣“1个中心”。“志愿者之校”建设工作始终紧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把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作为青年学生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立足校园、面向社会、辐射地方,组织开展系列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如“抗战老兵爱心陪护”志愿服务、“绍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清扫”志愿服务等,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文化在学校蔚然成风。
辐射“2个关键”。辐射“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两个时空关键点,立足社会需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将志愿服务实践与网络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衔接。十年来,学校在扶残、敬老、关爱农民工子女、大型赛事、公共服务等领域先后建立38个校外志愿服务基地。利用“pu口袋校园”平台将线下志愿服务活动与线上兑换相应素质拓展学分相结合,实现志愿服务线上线下联动,有机地将志愿服务活动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
构建“3个体系”。将志愿服务融于专业学习体系、社团文化体系、公益创业体系,推进志愿服务与学科、专业相融合,与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创新创业工作相匹配,重点在旅游饮食服务、文化艺术培养等领域开展“专业型”“技术型”志愿服务,推动专业精神与志愿精神相融合。如中西面点专业开展面点制作等志愿服务、导游服务专业参与全国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振兴会务志愿服务活动等。
建强“4项制度”。学校健全完善志愿者注册制、招募制、星级制、学分制4项制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等10项工作机制,所有志愿者实行编号管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准确及时记录志愿服务的历程,在校注册志愿者近万人,全身心地投入志愿服务的各个领域中,倾注热情,奉献爱心。
夯实“5项建设”。通过十年的努力,学校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建设、志愿服务基地建设、特色服务队及班级服务队建设、典型人物选树工程建设、志愿服务文化内涵建设5项建设基础牢固,建立校系两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创建志愿服务基地38个、特色志愿服务队80余支。志愿服务先进表彰大会、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志愿服务风采展示周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为学校营造了浓厚的志愿文化氛围。
匠心打造特色品牌,厚植志愿服务精神
学校着力打造“X个品牌”,积极推进“一系一品”建设,先后在社区服务、扶残助残、技术推广等领域创建一批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如“车服务”志愿服务队荣获“绍兴市最美志愿服务团队”,繁星彩绘志愿美丽绍兴手绘实践荣获“绍兴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青春热血奉献爱心公益。学校注重把无偿献血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连续6年获“浙江省高校无偿献血先进集体”荣誉;获“浙江省无偿献血促进奖”,并以排名第七的成绩进入年平均献血率5%以上的全省高校爱心集体排名榜,被评为“浙江省红十字达标校”。
暑期实践扎根祖国大地。十年来,共有27支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队伍,近千名师生志愿者分赴农村、山区,以爱心支教、“五水共治”、红色之旅、主题调研等形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2支团队分获浙江省大中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百优团队”“先进团队”,1个项目获评省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以“专业建设走出校门、服务社会、服务乡村”为宗旨,师生志愿者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完成新昌云端大走廊规划设计、越城区王家峰村景观设计、绍兴市农发基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等,“青春筑梦,扶农兴智”志愿服务项目荣获2021年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为美丽乡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将始终秉持志愿服务文化内涵,带领全校师生不负使命、砥砺前行,以崭新面貌谱写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