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19日 星期一

    陕西省林业局:

    祖脉秦岭 中央公园

    作者:赵侠 马军林 罗毅旻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19日 10版)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绿色水库世代长存

      陕西省1965年建立太白山自然保护区,1982年建立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1998年全面禁止天然林采伐;2007年陕西省政府发布《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并先后于2017年、2019年两次修订。全省持续实施秦岭地区飞播造林、森林抚育、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经过多年努力,如今的秦岭绿意葱茏、生机盎然,成为全国最“绿”的区域之一,也是生态系统完整、生态功能全面、生态服务优质的绿色碳库、绿色水库、绿色储能库和生物基因库。

      2021年10月,国家公园管理局复函同意开展秦岭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开启了陕西保护秦岭的新征程。创建秦岭国家公园,以严格的保护措施,守护美的秦岭、精华的生态空间和宝贵的人文资源,落实好秦岭生态卫士职责,是陕西心怀“国之大者”、担当“责之重任”的重要举措,更是让秦岭这座“绿色宝库”永世长存、世代共享的关键措施。

    国家公园全民共享

      2021年11月,陕西省成立了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创建工作。小组主持编制了《秦岭国家公园科学考察报告》《设立秦岭国家公园符合性认定报告》《设立秦岭国家公园社会影响评价报告》和《秦岭国家公园设立方案》,按照保护优先、系统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国家代表性和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充分考虑生态重要性和管理可行性,并深度对接《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成果,科学划定了秦岭国家公园范围分区。

      创建区位于秦岭陕西段核心区域,涵盖65个自然保护地和《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划定的部分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的部分核心保护区划入面积6303平方公里,占比83%;条例规定的部分重点保护区划入面积6269平方公里,占比41%;条例规定的部分一般保护区划入面积941平方公里,占比3%。

      创建区范围沿陕西秦岭山系主梁,东至渭南白云山,西至陕甘省界马家沟,南至汉中市勉县长塆梁,北至华阴索家窑。国家公园涉及陕西省西安、宝鸡、渭南、汉中、安康、商洛6市21个县(市、区)110个乡(镇)。区内记录有脊椎动物793种,秦岭特有种(亚种)11种;高等植物319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5种。

      制定陕西公益林优化工作方案,将创建区内符合条件的人工商品林转为公益林,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创建区内疫木始终保持动态清零。同时,切实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区内基础设施和巡护、监测装备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管护能力进一步加强,科研监测体系基本建成。组织实施秦岭区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持续开展森林督查和“绿盾、绿剑”等专项行动,开展常态化巡护监管,严防森林火灾、生物灾害、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组织实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就地迁地保护工程,持续开展大熊猫、朱鹮、林麝等珍稀物种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以自然恢复为主,有针对性地开展栖息地修复、生态廊道建设,野生动物栖息地生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生态经济造福人民

      近年来,陕西省积极探索实践生态友好型经济,融合林草产业经济、美丽生态经济、自然教育经济,走出了一条生态治理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之路。为确保创建区内在籍3万余人的生产生活质量,陕西省积极探索实践,推动社区转型发展。创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7个,成功打造“商洛核桃”“凤县花椒”“秦岭蜂蜜”等一批特色林业品牌,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生态体验小区、入口社区和自然教育基地建设,推动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融合发展。搭建“企业+农户”合作平台,打造系列生态产品,助力社区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了保护与发展双赢。同时,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凝聚全社会共建秦岭国家公园共识。先后组织开展了秦岭大熊猫、朱鹮等主题文化宣传活动,协助拍摄《秘境之眼》节目和生态文化题材影视作品。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组团成为第十四届全运会吉祥物,“秦岭四宝”享誉全国。2021年底、2022年初分别启动了秦岭国家公园标志设计和宣传语公开征集评选活动,来自20多个省份的数千人参与其中,社会各界关注支持秦岭国家公园创建之风日益浓厚。

      绿色国芯、祖脉秦岭,是大自然馈赠给中华民族世代相传、世代共享的珍贵礼物。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让秦岭世代和谐、世代共生,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与共同使命。国家公园全民共享。创建秦岭国家公园,就是保护秦岭这一方山水,为子孙后代留下最美、最独特、最宝贵的生态空间、生态资源,更是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厚植生态根脉,陕西各界继续携手共进,为秦岭国家公园设立而奋斗,锲而不舍、驰而不息。

      (赵侠 马军林 罗毅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