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19日 星期一

    石家庄: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赵元君 石梓鲜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19日 04版)

      观测太阳黑子活动、制作航天模型、无土栽植有机蔬菜,日前,2022年石家庄市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拉开帷幕,连日来,从学校到社区、从线上平台到线下活动,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一场接着一场,让民众沉浸在科学乐趣中的同时,也触摸着科普的温度。

      近年来,石家庄市积极推进科普工作,通过巩固科普阵地,搭建科普平台,推出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品牌科普活动,基础设施发展迅速,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参与科普活动的人数不断攀升。

      “太阳黑子是磁场聚集的地方,地球上天气或气候反常均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密切关系。”9月16日,在石家庄市柏林庄学校的操场上,老师楚云涛一边为孩子们讲解太阳黑子的知识,一边指导他们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引人入胜的讲解,再加上神秘莫测的星空,让孩子们沉浸其中。“通过科普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而且还能和日常教学形成互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楚云涛说。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是科普工作中的‘重头戏’。”石家庄市科协副主席刘保军介绍说,近年来,石家庄积极在中小学内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打造出长安区翟营大街小学“梦航天”太空种子种植、桥西区裕华西路小学“科技嘉年华”等面向青少年的品牌科普活动,不断为青少年播撒科学的种子。

      “为减少疫情影响,我们还积极组织线上科普活动,让孩子们在家也能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刘保军说,今年他们还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组织孩子们进行科普小实验,线上参观智慧农业生产过程等主题活动,使30余所中小学的师生受益。

      推进科普工作,关键要贴近社会、贴近群众,只有将群众所需的科技知识送上门,才能推动科普工作向纵深开展。

      不久前,一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活动在石家庄市井陉县举行。43家市直“三下乡”成员单位不仅送来总额达2.49亿元的资金、项目、物资,而且开设了健康义诊、农技讲座等科普惠民服务。

      在南横口陶瓷水镇,医生不仅耐心为农民讲解健康知识,而且还把健康手册分发到老人手中;在小作镇,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玉米专家刘玉强则摆起“田间大课堂”。“今天专家带来的知识非常实用,这样的活动接地气,把我们急需的知识送到了家门口。”农户高棋棋感慨道。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是石家庄市自1996年起开展的一项支农惠农品牌工作,如今成员单位已拓展至48家,每年活动蓬勃开展,为“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为更好地推进基层科普工作,石家庄市于2009年成立了“科普巡回宣讲服务团”,除了常年在基层一线开展科普活动的200多名志愿者外,还有农业部门设立的1800余名村级产业技术指导员,每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400余项,培训农技人员、农民8000余人。

      刘保军介绍,目前石家庄市现有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4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8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34个,市区范围内各级各类科普活动站(室)50多个,注册科技志愿者4900多人,科技志愿者队伍31支,通过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有助于进一步盘活科普资源,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科普大餐。“下一步,我们将创新科普形式,开拓科普新渠道,举办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尚。”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赵元君 石梓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