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
“藏野驴!”青海扎陵湖畔,生态管护员华才指着不远处的草场轻呼了一声。说完,他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本子,埋头写起来。
记者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入秋的草地微微泛黄,一头身型高大的藏野驴漫步草间,背部栗色皮毛格外鲜亮。
远处山顶,慢慢移近了几个土黄色的小点。“那是藏原羚,生性敏感胆小,现在却不太怕人了。”只见一只藏原羚正背着身子埋头吃草,屁股上的白色“桃心”形状格外醒目。
华才又翻开本子记起来。
“在写什么呀?”记者有点好奇。
“巡护时遇到野生动物,要记录下来。”华才有些害羞地把记录本递过来,里面每一页都写得密密麻麻,厚厚的本子马上就要用完了,“按照巡护要求,里面记录了遇到野生动物的时间、地点、种类、数量等。”
“以前这里草原退化、河源断流,野生动物不常露面,记录本也空空荡荡。退牧还草后,湖泊面积变大,草也长高了,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华才兴奋地往前翻了几页,“你看,大鵟,鼠兔……”
正说着,平静的湖面上,一只斑头雁划过,掠出一圈圈涟漪。华才赶紧翻记录本,已经是最后一页了。
(本报记者 万玛加 王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