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05日 星期一

    文艺新力量为新时代放歌

    作者:本报记者 刘江伟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05日 03版)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一同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十年。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精心谋划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深切关怀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推动改革发展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那一个个激动人心、震撼人心、感动人心、温暖人心的时刻,见证着奋斗路上每一个追梦人的实干与担当,更擘画出我们国家、民族阔步前行的壮美图景!

      从今天起,本报开设《领航中国》专栏,为您讲述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的点滴变化,全面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凝聚继续前进的强大力量。

      五月的一天,察尔森嘎查溢满了喜悦。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这个小村庄,迎来一位“明星”。村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笑声弥漫。在村民的簇拥下,歌手乌兰图雅走上台去。

      歌声起,台下立即沸腾起来。一首《站在草原望北京》,一首《村美民富幸福来》,旋律依旧动感,歌声依旧激昂,村民纷纷手舞足蹈、大声跟唱。

      这十年来,包括乌兰图雅在内的新文艺群体,活跃在乡村城市、影院剧场、大屏小屏、线上线下,创作了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让他们有享不尽的视听盛宴、文艺食粮。

      8年前,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殷殷关切,至今仍在新文艺群体耳边萦绕,激励他们努力攀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近些年来,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这些人中很有可能产生文艺名家,古今中外很多文艺名家都是从社会和人民中产生的。”

      入夜,窗外人声渐息,万物归于静默。卓牧闲把台灯调亮,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网络小说创作。

      这几年,卓牧闲聚焦警务人员。“大家看到的都是他们的执法场景,生活中的一面却不为人知。”为了深入了解民警的生活,卓牧闲把创作室搬到了警务室,白天一起出警,晚上付诸文字,一部部作品就是这样磨成的。

      他创作的《朝阳警事》《老兵新警》成为一面镜子,照出民警的生活日常,照亮民警的无私艰辛。“我们要把民警的故事讲给更多读者听,让全社会尊敬这些负重前行的当代英雄。”卓牧闲说得很笃定。

      时代的发展为文艺敞开广阔空间,也为新文艺群体创作提供无限素材。在时代中奋进、在生活中锻造、在文化中滋养,已经成为“文艺两新”的创作共识和行动自觉。 

      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抗击疫情、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时间节点,都留下了“文艺两新”的身影;网络小说《大江大河》,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成为他们参与创作的亮眼成果。

      近来,自由舞蹈编导王舸马不停蹄。他导演的两部舞剧新作《五星出东方》《旗帜》开启了全国巡演,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观众追捧。一部说的是民族团结,一部讲的是红色精神,传统与现实,多元与时尚,在舞者曼妙的舞姿中绚烂绽放。

      “对舞剧创作来说,打造‘高峰’作品,恰逢其时。我们都要当弄潮儿、有心人,既要放眼新时代的波澜壮阔,也要洞观新生活的褶皱肌理,用情用心用功书写壮丽篇章。”王舸充满自信。

      (本报记者 刘江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