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渤海之滨到雪域高原。
自1994年党中央决定全国对口援助西藏以来,天津市已有九批干部奔赴西藏工作,他们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作风,为新西藏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云端上的“电力天路”
西藏要发展,动力是关键。而“电”则是最重要的推动力。援藏工作很辛苦,但最苦最累的莫过于架设输变电线路的电力工人。
走在定日县协格尔崎岖的山路上,32岁的张国苹气喘吁吁,紫外线晒得肤色黑红,缺氧让他嘴唇乌青。看着一条条银色的输电线沿着山脊延伸,他说:“为了沿线38万西藏农牧民用上清洁能源,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刚来到西藏的施工现场,有着丰富外埠施工经验的张国苹踌躇满志,准备大显身手。然而,严重的高原反应导致他连正常说话都费力。冬季,气温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和猎猎山风,导致施工进展缓慢。“根据在山梁上施工的难度和以往的经验,我们判断塔材到货时间是制约在西藏高原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基础作业的同时,我们考虑到了当地艰苦的运输条件,提前与塔厂联系,制定预案,采取白材与塔材同步运输储备材料,既保证了施工进度,又节省了运输成本。”张国苹略带骄傲地说。
张国苹是天津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员工,2019年进藏,他和698名弟兄在高山峡谷奋战了492个日日夜夜,圆满地完成了海拔最高、施工环境条件最为恶劣的西藏高原电力工程——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包5标段的施工任务。这是继青藏电力联网、川藏电力联网、藏中电力联网工程3条“电力天路”后,建设的第4个突破生命禁区、挑战生存极限的高海拔工程。
在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的“云端电路”建设中,天津电力人援藏送去的不仅是一条光明之路,更是一条惠民之路。前年,项目组驻点定日县其尺村时,经理赵承琪带领张国苹等人走访了全村73户村民,决定施工过程中帮扶当地村民,在周边多个村子举行招聘会。31岁的张国苹收同样31岁的村民旦增为徒,他和工友们先后吸纳61名藏族青年,教会了他们组塔、架线等岗位技能,成为正式工人。旦增腼腆地说:“天津送变电在我家乡施工,给了我就业岗位和稳定收入,我在远方祝天津朋友扎西德勒!”
昌都人民的好“门巴”
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的主任医师宋振强,是内分泌代谢领域的著名专家,已在医疗临床一线工作23年。前些年,天津市党政代表团访问对口援助的昌都时,问及援藏最缺什么,昌都同志回应说,最缺医生和老师。就这样,宋振强于2020年3月来到昌都,担任市藏医院院长。他以出色的工作成绩,被当地群众称为好“门巴”(藏语意为医生)。
昌都位于西藏东部,地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流域的横断山脉,以山高谷深、道路艰险著称。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当地重病患者外转十分困难。昌都市藏医院虽是昌都最大的医疗机构之一,但医疗技术落后,医疗资源匮乏,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
经过调研,宋振强发现昌都基层慢性病诊疗存在巨大短板,基层卫生院存在“无慢性病药物、无慢性病诊断设备、无慢性病诊疗规范”的“三无”问题。他很快拿出加强西藏自治区基层慢性病管理的建议,向昌都市政府提交了《昌都市基层慢病防治方案》,积极着手在昌都市11个县区基层医院建立藏医、外治、妇产、骨科、五官科五个专科联盟,实现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整合了昌都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了西藏第一个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他领衔编写的50余万字《高原常见病临床实用手册》深受欢迎。同时,宋振强带领昌都藏医院,联合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眼科医院等建立了远程会诊中心,推动天津市对昌都市在医疗卫生领域实施深层次帮扶。
一天,8岁藏族小姑娘扎西措姆由父母带着来医院就诊。这个小姑娘因为右脚先天严重畸形,走路很吃力,从未体会过与小朋友一起嬉戏的快乐。宋振强询问以后得知,由于当地医院治不了、骨科手术及术后康复时间长,加上扎西一家本就贫困,语言沟通也有困难,因此小姑娘的病一直耽误着。宋振强安慰扎西说:“一定让你好起来,相信我!”远程会诊以后,他专门邀请天津医院小儿骨科专家到昌都进行手术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康复,扎西小姑娘终于可以蹦蹦跳跳了。将洁白的哈达献给宋医生时,扎西的父母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本报记者 刘 茜 陈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