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3日 星期六

    “双保护”理念巧解新业态劳动纠纷

    作者:高 莉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3日 05版)

      壮大新业态是蓄力新动能、发展新经济的关键一环。针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劳动争议新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了劳动争议审判“双保护”理念,既保护劳动者,也保障企业合法经营的正当权益,营商环境的正当合理突出在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寻求利益平衡点的现实需求。苏州劳动法庭以“双保护”为司法理念,积极探索新业态劳动争议多元解纷机制,发挥了法治引领、司法为民、稳定预期等作用。

      首先,深刻理解新业态下“双保护”的法理意涵。当前,灵活就业从业者已超2亿人。数字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新经济模式带来了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的就业方式,也给新型劳权关系认定、劳动者权益保障、职业稳定性和薪酬预见性等带来挑战。苏州劳动法庭的司法实践,体现了“双保护”司法理念的法理意涵,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引领新业态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双保护”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逻辑起点。在新业态发展背景下,新就业形态和用工模式突破了标准劳动关系的基本预设。同时由于新经济的高科技门槛,使得侵害方式更加隐蔽、救济成本更加高昂。这些新问题为劳动者权益周延保护提出新挑战。“双保护”应从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结构性力量悬殊出发,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彰显劳动法的“保护法”特质。

      “双保护”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最终归属。新就业形态岗位具有灵活性、自主性较强,市场需求大等特点,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有效配置劳动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新产业新业态竞相迸发,新就业形态岗位持续扩容,急需正向支持、理性规制、有序引导。从根本上说,“双保护”旨在找准利益平衡点,协调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蕴含劳动法的“秩序法”价值。

      其次,把准新业态劳动争议的特点与难点。在我国劳动法体系中,标准劳动关系、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派遣是传统劳动关系的三种基本形态。与之相比,新业态下新型劳动关系在主体、内容、客体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苏州劳动法庭的审判实践中,新业态劳动争议主要面临“用工单位”不甚明晰、劳权关系呈现多种样态、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利益失衡等难点。

      主体多元面临重构。新业态下新型劳动关系的显著变化之一是,用工单位被拆分成平台企业和实际雇佣方,而实际雇佣方还可将业务层层外包给若干企业或个人。新业态经济有着便捷的智能交互应用、丰富的新型消费场景,使劳动关联主体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给劳动争议的“用工单位”认定带来巨大挑战。

      劳权关系日趋复杂。平台企业、雇佣者、劳动者三者出现功能分化。比如,平台主播可能兼具合作方和劳动者的双重角色,由此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趋向模糊。又如,兼职专车司机利用主业上下班时间接单送客,发生交通事故后是否能认定工伤?诸如此类,劳权关系亟待厘清。

      “从属性”标准虚化。从属性是判断劳动行为的基本标准。然而,新业态用工模式呈现出灵活性、自由性、一次性、临时性等特点,如网约车司机对劳动时间和地点拥有自主选择权,平台家政从业人员报酬可以由消费者直接支付等,突破了既有“从属性”认定标准的预设逻辑。建立健全劳动关系标准体系,既要防止劳动者权益得不到有力保障,又要防止过度规制带来的阻碍新业态企业创新发展问题。

      再次,探索新业态劳动争议多元解纷机制。我们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势必对就业形态和用工模式变化产生深远影响。笔者认为,应对新业态劳动争议新问题新趋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司法实践基础上,以“双保护”理念为指导探索多元解纷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硬软”并举,充分发挥软法作用。既要完善现行劳动法,加快新型劳动法律体系建设;又要推动政策制度创新,充分发挥软法作用。在软法方面,要加强制度配套,着力构建协调性制度体系,如建立预付金制度,由用工单位根据拟招聘人数、用工规模及企业性质向平台企业缴纳一定预付金,为劳动者权益损害的优先赔付提供一定保障,引导企业规范用工行为。

      包容审慎,创新柔性监管方式。为预留新业态发展和就业空间,劳动行政管理应秉持“包容审慎”态度,创新柔性监管方式。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立“政府管平台,平台管实际雇佣者”的二级管理体系,探索以信任为基础的间接监管模式。

      倾斜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随着高科技门槛的提高,“劳弱资强”力量对比态势愈发凸显。从司法实践来看,明确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已成当务之急。应降低劳动保护准入门槛,放宽从属性认定标准,辅以劳动性质、劳动报酬以及劳动开展方式等进行综合判断,推动和保障劳动权利实有化。

      多元共治,搭建行业自律管理平台。完善治理体系是推动新业态健康发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然选择。新业态综合治理需要全社会携手,建立多元共治格局。政府引导、鼓励平台企业搭建公益性自律管理平台,按行业细分领域成立新业态劳动者工会,为劳动者提供劳动聘用、职业培训、社保分担、权益保障、争议调解等指导和帮助。

      (作者:高 莉,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