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从2011年我来到湟源县和平乡任职,已经过了10个年头了。从第一书记到副乡长、从机关员工到基层干部,十年间见证了青海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十年,是我们和平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十年。“百企联百村”“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高原美丽乡村”一个个项目落地实施,让人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全方位蝶变之路。最让我感受深刻的,还是这场规模宏大的易地搬迁。帮助困难群众搬出大山,看着他们的笑脸,我觉着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长期以来,气候高寒、土地贫瘠、灾害频繁、交通不便等问题,是脑山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拦路虎。要想致富,就必须从恶劣的环境中搬出来。“搬出大山”,是村里人做梦都想的事儿。他们希望未来的日子里,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老人生病时能得到及时的治疗,青年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搬迁意愿,我们深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于是将易地搬迁写进了县政府的各项规划中。
从入户宣传动员、签订意向书、选址规划、招标建设、资金管理、验收分房、落实补助,到后续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中心、卫生室等配套设施的落实……为了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我们力求每个环节事无巨细。2015年至2018年,我所在的和平乡共有7个村实施了易地搬迁项目,涉及961户324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71户222人。
我至今还记得2015年春节前后,湟源天气寒冷,但和平乡马场台村的搬迁现场却热火朝天:原先的村子已经被推倒平整,村干部们忙着丈量着一家一户的庄廓,群众也主动加入其中,共同参与新居建设。他们对搬进新房子那种淳朴热切的期盼,深深感染了我们。我们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帮助他们过上好日子!
今天,再看马场台村,村庄整齐、农户住房宽敞明亮、巷道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新建了村综合服务中心、健身广场、休闲文化广场、幼儿园、卫生室;生活区、经营区、养殖区被划分得清清楚楚,还有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我们的易地搬迁工作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搬迁目标。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搬出大山后,更多问题摆在了我们眼前:如何增加就业、如何发展产业、如何创新基层治理……奔向幸福的道路从来都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我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今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更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本报记者万玛加、王雯静 本报通讯员李连娜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