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7日 星期日

    【中国好手艺㊻】手工竹纸

    讲述人: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手工竹纸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兴

    作者:本报记者 赵嘉伟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7日 01版)

      【中国好手艺】 

      这些年,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手工纸又受到人们的青睐。从一根竹子到一张纸,全手工生产,足足要6个月。

      岭上,砍下刚长三四芽的新笋,引泉水浸泡3个月使其腐化。待软烂,即刮去青皮,锤散,再随纯碱一起加水熬煮,后洗净麻丝上的石灰和杂质。接下来,再经过30天的热水浴和踩麻,方可打胶落槽。

      到了这一步,还需一舀一端、一挑一送,抄纸两三次,最后烘干修边。经过如此五大步骤几十项小工序,一张张竹纸才能走进千家万户。

      俗话说:“采麻的杂工三斗米,焙纸的师傅一担米,造纸的伢子一辈子。”旧时,采麻和焙纸,只值三斗米和一担米的薪酬,要学就这门手艺,付出的努力却是一辈子。18岁开始,我就跟着父亲学艺,如何把握竹穰和竹麻的比例,怎么过碱去杂,样样都是学问呢。

      目前发现最早的纸书,其上墨书跨越两千多年时光,仍清晰可辨,靠的是自然发酵工艺,不上潮、不易碎、不渗墨、不褪色。当然,传统技法也要“拥抱”新工艺。以前光着脚踩麻、抄纸,需要两个人配合,我捣鼓出扛帘木架后,一人就够了。我还设计出木榨滑轮装置,让传统人力踩压成为历史。

      村里将非遗和研学、文创相结合,建起了古法造纸研学馆,一波波美术师生慕名而来,临走时都不忘买上几叠手工纸。

      (本报记者赵嘉伟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