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盛夏时节,西北大漠,一场联合作战演习燃起战火。千里之外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内,陆情、空情等信息态势在指挥系统的屏幕上随着演练进程同步生成,联合作战指挥进行得有条不紊。“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战场上的‘千军万马’随时连得通、叫得应、看得见。”西部战区联合参谋部某局处长王道彬说。
通信是军队的“神经”,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负。入伍22年,王道彬一直深耕信息化建设专业。战区成立后,他将培养联合作战素养作为“攻坚战”来打,从联合作战理论到军兵种知识,从武器装备基本性能到不同地形、海拔参数指标变化,点滴积累、逐门研析、系统归纳,为联合作战信息系统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联合作战,统一战场态势是个难题,令很多专家头疼。但王道彬认为:“事关打胜仗,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为了解决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战场态势整合、生成问题,王道彬带领团队组织网络信息体系攻关,升级改造现有武器装备。
“硬骨头”哪有这么好“啃”?在攻关过程中,王道彬遇到了一个“拦路虎”——如何解决单兵和单个武器平台信息融合共享问题?
经过反复思考,王道彬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将某新型装备控制终端采集到的信号,直接接入指挥信息系统服务设备?”这一想法刚提出,就遭到了质疑。王道彬顶住压力,决定试一试,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风险评估,反复咨询相关部门意见,最终获得尝试的“许可证”。由于两种设备数据接口不同,相关数据根本没法读取。王道彬立即与装备生产厂家沟通,专门开发软件用于转化数据、修改数据读取协议等。最终,这个“拦路虎”被成功解决——涉及单兵、单个武器平台的信息被叠加到态势图上,真正实现了多个态势融合生成“一张图”。
近年来,“算法战”“混合战争”“网络中心战”等新的战争形态和作战理论层出不穷,对军队信息通信建设提出更高要求。王道彬深知,必须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推动联合作战信息保障创新发展。为了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精确到点”的战场信息网络体系,王道彬带领团队积极探索信息网络构建新体系、创新信息系统运用新模式。
王道彬从战争中学习,近年来爆发的地区性武装冲突中的信息手段特点、指挥信息系统运用等,都是他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为了将某军事行动中的指挥通联问题研究透彻,他阅读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并多次向院校专家教授咨询。最终,历时两个多月,王道彬拿出了研究成果,在我军网络信息体系构建、指挥信息系统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大量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建议。
(本报记者 章文 本报通讯员 杨晓波 曾涛)